http://hk.biz.yahoo.com/110726/373/48l04.html
7月 27日 星期三 06:00 更新
【經濟日報專訊】港交所(00388)提出的連串市場改革措施,令行政總裁李小加與本地華資證券業界關係轉趨緊張。李小加特別再發表「新萬言書」,闡述改革理念及理據之餘,並透露口風,在本地經紀業界最強烈反對的延長交易問題上,留有轉圜餘地。
李小加在「新萬言書」中表明,對於延長交易時間,港交所「在推出時間上或幅度上持靈活的態度」,為原定於明年3月實施的第二階段延長交易時間,預留調節空間。
變「次要類別」 持靈活態度
他在文中指出,「成功的改革均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配合。在「天時」方面,按改革措施對市場發展的重要性,三個層次說明改革的緩急次序,並將延長交易時間歸類為須提前準備、望能盡早實現,但可保持時間靈活性的次要類別。
「有一些改革是為了應對將來必然到來的變化或市場轉型(如交易時間、遙距交易),就必須有前瞻性並且及早準備。香港交易所(新聞 - 網站 - 圖片)理解,在機會未到之前有些改革會帶來成本壓力,我們可以在推出時間上或幅度上持靈活的態度。」李小加說。
他補充,延長交易時間是為與內地股市交易同步,但承認「這項改革的效益並不會立竿見影,需要配合內地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才能逐步顯現」。
盼內地市場大開放前解決
他又暗示延長交易時間安排上,仍有與證券界磋商的空間。「在內地市場大幅開放之前,如何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要香港交易所、僱主與員工繼續溝通,共同找出疏解方案。」
據了解,港交所內部評估認為,是否如期於明年3月進一步延長交易時間,或可因應屆時市場發展情況作檢討。若屆時已落實類似「港股直通車」的大政策,或港股日均成交有大幅增長等,相信如期延長交易的阻力勢大減。
建設數據中心等提升市場基礎設施,以及股票交易徵收按金等風險管理設施,李小加則歸類為「關乎到港交所生死存亡」的類別,須盡快推行。
至於隱名交易、重設收市競價及收窄買賣差價等交易制度改革,則歸類為「為了提高國際競爭力」的第三類改革,並定調為「決不會冒進硬推,會耐心地等待合適的時機。」
「不應因車危險不建公路」
在極力為反對壓力降溫的同時,李小加亦以大篇幅深入說明提出各項改革的理據。例如有意見指港交所加大市場基建投資是向大戶傾斜,引進高頻交易損害香港金融安全,他直言「不理解,也不同意」,反駁「我們不應因為有人不想開汽車,就不建高速公路,讓所有人都繼續走鄉村小道;也不應因為有人在高速公路上車危險就取消高速公路。」
(原文見http://www.hkex.com.hk/chi/newsconsul/hkexnews/2011/110726news_c.ht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