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1日星期四

有否「新4萬億」 信息大混亂


【明報專訊】雖然昨日媒體鋪天蓋地報道指發改委已否認有新4萬億政策,但嚴格而言,至今並未有任何相關中央官員公開予以否定,媒體所依據的,是有消息指湖南省發改委下發一份中央文件,上面清楚寫明「不可能推出像2008年那樣的4萬億投資政策」,以及中央喉舌新華社前日下午在官方微博上所發,關於發改委的一段澄清信息。
原本新華微博上的澄清應該是最可信的官方說法,但據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師陶冬證實,該條信息很快被刪走,原因不明,間接令媒體的「官方」說法無證據可依,因為發改委的澄清已不存在。與此同時,外電於昨日下午稱「新華社引述發改委官員表示政府正慎重考慮減息,及6月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然而新華社並無相關文章,一時間令人猜不透究竟中央決策層是否在宏調政策上出現分歧。
經進一步了解,外電引述的內容應為發改委轄下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王建所說,並非官員身分,來源亦未明。另一方面,有分析認為官方刪微博或與湖南省發改委外泄文件有關,可能中央不滿內容被提早泄露,因此官媒也在「自我審查」下刪去相關微博避嫌。
而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司長徐林接受本報查詢時稱,發改委並沒有收到任何通知,或者公布任何文件提及是否會推出4萬億投資政策。「不可能推出4萬億投資政策」的說法,他也只從媒體上見到。至於是否會減息或者下調存準金率,徐林表示只有人行才有決定權力,發改委並不清楚。

2012年5月26日星期六

調查﹕四成港男理財唔畀太太知


【明報專訊】富達基金啱啱發表一個男士投資研究報告,訪問咗530名年齡介乎25到54歲嘅香港男士,發現當中差不多九成人唔介意太太賺得多過自己,但就有四成人完全唔想畀太太知道自己嘅投資情况。
另外仲有兩成都係「輕輕介意」,而且愈係高收入嘅男士,就愈唔鍾意太太參與甚至支配自己嘅財務計劃。
其實男士擔心都唔出奇,好似呢排咁嘅市,如果等太太知道自己買咗邊隻股票,相信近排都冇安樂飯食。
但負責呢份報告嘅富達香港區機構業務主管陸劍平就話,男士太過注重自己嘅財務私隱未必會係一個好事,尤其退休計劃更加應該以家庭為單位,雙方坐低慢慢傾,一齊決定點樣投資。如果唔係,就可能遇到因為雙方都係進取型投資者,而將整個家庭嘅錢全部擺喺同一個筐入邊,造成風險太過集中嘅情况。

2012年5月24日星期四

美向孔子學院教師開刀 指兼教中小學違簽證規定 課程未認證



【明報專訊】美國國務院突向附設孔子學院的美國大學發出通告,指大多數在孔子學院教授漢語的中國教師,以訪問學者簽證入境,卻兼顧教授中小學生,違反美國簽證規定,在下月本學年結束簽證期滿後,將不獲續發簽證。有附設孔子學院的大學認為,當局在孔子學院於美國發展近10年才就簽證問題做文章,做法異乎尋常。美國學界指出,若孔子學院因此減少課程,將影響中美關係。
在海外教育漢語及中華文化的孔子學院,向被視為中國向外展示軟實力的重要策略,讓外國更了解中國,但有西方輿論質疑孔子學院是中方外交政策的宣傳工具。許多附設孔子學院的美國大學,是通過合作的中國大學,由中方提供師資人力,共同設立學習漢語、研究中華文化的項目。這些來自中國的教師,很多還有為附近社區中小學生授課,成為中文師資主力。
限教師下月回國 恐阻新課程
但美國國務院本月17日向美國約60間附設孔子學院的大學發出指引稱,凡以J-1學者簽證(詳見另稿)赴美、在設於大學的學術機構從事教育工作的「學者」,假如同時任教中小學課程,就屬違反相關簽證規定,必須在下月本學期結束後回國。這份由副助理國務卿勒納(Robin Lerner)簽署的指引強調,學者(任教大學)及教師(任教中小學)簽證屬不同類別,學者的交流, 只限於在「美國認可」的大專程度以上學術機構、博物館或圖書館等授課、研究及學術交流,不得參與學前、中小學、夏令營及社區組織的教學活動。若要從事基礎教育,「學者」必須申請適用的教師簽證。
美大學職員指孔院銀彈遏言論
指引同時將各大專院校的孔子學院課程規範化,規定中國「學者」只能任教獲美國「認證」的大學課程。美國國務院稱,當局正對孔子學院作學術評估,經「初部檢討」,「國務院不認為孔子學院是贊助大學認可正式學分課程的一部分」,強調孔子學院及其課程須在取得「認證」後,中國「學者」方可教授。
但有關指引並未說明孔子學院應如何取得認可學術資格,亦未提供時間寬限。一般學術機構或大學語言課程可尋求官方機構審批,但過程需時逾年,意味孔子學院下學年教學可能嚴重受阻。
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稱,暫未知國務院為何突然發出指引,尤其是白宮近期才宣布推出「10萬人留學中國計劃」,將赴華留學生數目倍增,而孔子學院正好可給有志赴華留學的學生,提供基礎中文教授。但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早前曾發表文章,引述大學教職員指控孔子學院透過向大學拋出銀彈,限制大學討論達賴、台灣、中國軍事崛起、領導層權鬥等敏感話題,企圖「低調」地干預學術自由,在美國輿論掀起爭議。
(高等教育紀事報/BBC)

那些年,走私客炒起樓市


賴昌星案最近終於來個了結,從十二年前他被揭發、追捕起,我和以前的同事寫了無數篇有關他的報道,我最深印象是他在香港樓市所造成的震撼。

連一名高官也曾向我說:「不是賴昌星這些大私梟,香港樓市那會如九七年前般瘋狂。」

當時我們翻查他、其妻和同謀在香港曾買入的物業,他在九十年代走私高峰期時,買入超過十億元(以當時樓價計)物業,間間都是豪宅,有大潭道、山頂梅道、渣甸山、灣仔會展閣和銅鑼灣,很多時他會連續八、九間買。

不知他是否當時走佬走得急,來不切趁當時樓價最高時把物業賣掉,但他表面沒甚損失,因為他老早用這些貴價磚頭做抵押,從中資銀行借錢去也。

他是否藉此洗黑錢,不能確定。

可是,那些年真的很瘋狂,連中資銀行內地一間小分行的主管,也可以虧空公款,為數十億八億元,他們在香港掃物業,沒給賴昌星比下去,九二至九八年間買入31間住宅、40個鋪位和10個車位,由陽明山莊到滙景花園都有。

賴昌星和中資銀行分行主管由於案情嚴重,他們犯案的細節才得以曝光,以方便記者跟進,其他沒曝光的,肯定更多, 包括不少來自東南亞的炒家。

這些年的樓市,何嘗也不是瘋狂?分別只是買家今回的炒起樓市的是內地人。

只想買樓安居的人,只得在他們的大上大落中,飽嘗驚濤駭浪。

2012年5月21日星期一

買樓莫高追 升跌有周期


邱永漢一向主張投資要從長線及大勢出發,並只專注能夠賺大錢的機會,對炒來炒去的蠅頭小利沒有興趣,他早前接受香港傳媒訪問時表示,內地房產仍會受政府打壓和供應過剩影響,暫不看好,至於香港樓市,他則指內地打擊貪腐政策下,資金會源源不斷流入香港,對香港樓價有支持作用。
邱永漢遺言:亞洲面臨困局
當邱永漢逝世的消息傳出之時,城大和中原合作的樓價指數最新報103.35點,升穿1997年10月19日錄得的102.93歷史高位。雖然邱永漢似乎對香港樓市仍看好,不過,他的長女邱世賓在他逝世後,於網頁寫上邱的遺言﹕「今後亞洲國家將面臨很辛苦的事情,但是會很有趣。」也算是給頭腦發熱的投資者,一服降溫的清涼劑。
一般人未必能擁有如邱永漢般點石成金的投資本領,但人生於世,在在需財,正如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莊太量在他的新作《人生煉金術的7大抉擇》(相)中指出,以香港的大學畢業生而言,如要能在人生七大範疇(包括求職、尋找另一半、成家立室、進修、理財、投資及人生目標)達致較理想水平,約需要1500萬元,如此一定要有理財知識和付諸於行。
莊太量:理想人生 需要1500萬
莊太量指出,1500萬元並非胡亂之言,可以計算一下﹕如結婚要30萬元,買樓要500萬元,供養父母要100萬元,養大孩子要200萬元,養自己至退休要300萬元,退休後開支要300萬元。
就以買樓而言,莊教授在書中透露了他1995年回港時已想買樓,卻覺得當時樓價過高,避過了97年樓市爆煲的危機,之後在99年才首次透過發展商二按買樓,並再在3年後第二次置業,透過省吃儉用,8年內便已供甩兩層物業,他總結經驗並向時下渴望買樓的年輕人教路﹕
1. 不要心急追價,樓市必有升跌周期。
2. 沒有穩定的收入,千萬不要在高位貿然入市。年輕人可等30歲後事業穩定了才買樓。
3. 如果收入穩定,不一定需要等到有三成首期才入市。如果有合心水單位,價錢合理,可向發展商借二按或向按揭證券公司貸款,但必須保證有能力在限期內把二按還清。
4. 可選擇定額供款,這樣利率的上落可用供樓年期去吸收,減少利息波動對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
5. 可以每兩星期供款代替每月供款,有額外收入時可用作部分還款,以最短的時間贖回房子。
港回歸15年 樓價「七上八落」
上文提及,城大和中原合作的樓價指數,剛破了新高,根據美聯統計,香港回歸中國15年以來,樓價出現「七上八落」,即有7個年頭上升,另8個年頭出現調整,其中前特首董建華在位之時,前期樓價都是大跌小反彈,而當現任特首曾蔭權在位時,樓價則呈大漲小回(見圖),最「巧合」的是,當曾蔭權任期快滿之時,樓價指數又剛返回15年前的歷史高位並稍現突破。
更巧合的是,15年前人人說要打壓樓價,讓年輕人可以上車買樓,待董建華宣布「八萬五」政策之時,卻碰上了亞洲金融風暴,之後樓價大挫6年多,跌了近七成,全港負資產家庭一度超過10萬個。
今時今日,又出現了要打倒地產霸權的聲音,將上任的新特首梁振英也矢言要大增房屋供應,歐債危機又見掩至,港股已率先大跌。到底,香港樓價會否重複過去15年的歷史?或許,邱永漢的遺言可以改為﹕「今後香港樓價將面臨很辛苦的事情,但是會很有趣。」
明報記者 陸振球

2012年5月19日星期六

AIA底薪


我和AIA也有過一年的緣份小弟YEAR 2時是在AIAINTERN回想起來有幾點到了今天我仍是覺得他是超高效率而其他行業一定要學的.
第一, AIA是無懶人的我到今天都很想引進保險業的INCENTIVE SCHEME進去零售首先你入了AIA,你可以選底薪PLAN, 不過選了底薪PLAN, 你的COMMISSION會少了一大截不過當你站穩馬步, 6個月後底薪不會再有行全佣而客戶第一次PAYMENT的是你計佣的BASE, 就是說你做了一單MONTHLY PAYMENT的比一單ANNUAL PAYMENTCOMMISSION差很多因此很多AGENT都會建議大家做ANNUAL, 可是這是WIN-WIN因為客人付ANNUAL有折扣, SEMI-ANNUAL折扣少好多, MONTHLY直頭無因此AIACASH FLOW是十分嚇人的第一次PAYMENT有很大部份是給了AGENT之後續保AGENT都有少少COMMISION而且是看續保率的我做的是亞洲TOP 2 TEAM, DIRECTOR要求的是95%以上做不到照肺啦.
第二, AIA是一個運動場. AIA從不是你死我亡的殺戮戰場競爭十分良性的就是說做得好的會有無盡的優越感. AIA OFFICE門口有一塊大BOARD. 上面有全OFFICE AGENT的名字COLORTOP的是用黑色筆寫的叫黑柴每個AGENT都想自己做黑柴而且年入過百萬的便可成為MILLION DOLLAR ROUND TABLE會員每年有免費旅行公司名片上會有MDRTLOGO. 做得不好的公司不會令你難堪不過UNIT MANAGER會重點幫你補習找出你賣不到單的問題甚至跟你去傾單去觀察你.
第三, AIA是很少辦公室政治的. AIA十分清楚PETER’S THEORY. TOP SALES不一定是TOP MANAGER. 所以PROMOTION的出路有二喜歡帶人的,可以去做UNIT MANAGER, 喜歡獨行俠的可以去做BUSINESS MANAGER. 大家地位一樣坐房車位, CAR LOAN, HOUSE LOAN, 全部福利一樣因此大家可以安心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第四 , AIAMANAGER是很想下屬比自己強的因為你選了帶TEAM, 你升職的條件之一是你可以幫公司栽培多少新的MANAGER. 愈多SALESMANAGER, 你愈升得快所以在AIA工作是十分正面的每一個MANAGER都想幫你想你超越他們.
這短短一年的工作對我日後的看法帶來很大的衝擊你今天問我會不會買AIA, 我會說一定買最少買到佢升50%為止.

2012年5月18日星期五

保險



假若發生意外,投保人只可以得到投保人之前投保金額的數量,是沒有盈利的,那我想問買保險其實有何用途?
     

     


    保險,在法律和經濟學意義上,是一種風險管理方式,主要用於經濟損失的風險。保險被定義為通過繳納一定的費用,將一個實體潛在損失的風險向一個實體集合的平均轉嫁。實際上,當規範保險市場的職責被政府機構「踢皮球」時,提供保險保障的動作經常在當事雙方訴訟後實現。




    基本概念

    當一個實體(個人,企業,或者任何類型的組織)尋求風險轉移的要約被「保險人」(通常是一家保險公司,也可以是政府機構)承諾,他(她,它)就成為「被保險人」,這組要約和承諾構成的保險合同被稱為「保險單」。保險單這種法定文件通常包含了定義保險事故發生的條件及保險責任等內容的保險條款,還包括保險期間、一旦條款約定的保險事故發生,保險人應該承擔賠款金額、賠款應該賠給誰(受益人)。當特定保險事故發生導致保險標的損失時,受益人享有向保險人索賠保單規定數額的賠款的權利。



    向保險人支付費用的人被稱為「投保人」。投保人向保險人支付的費用被稱為「保險費」。大量客戶所繳納的保險費一部分被用來建立保險基金用來應付預期發生的賠款,另一部分被保險人用做營業費用支出。如果自始至終保險人所支出的賠款和費用小於保險費收入,那麼差額就成為保險公司的利潤。



    賠付率

    簡單賠付率 : 簡單賠付率是一個時期內的賠款支出占保險費收入的百分比。

    例子: 家庭財產保險

    例如,家庭財產價值¥100,000,眾所周知財產發生風險引起損失足以導致家庭財務危機,所以財產所有者習慣上會購買財產保險。保險公司會釐定一個保險費率,比如一年交費¥1,000,交費後,財產損失的風險就轉嫁給了保險公司。當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發生導致家庭財產遭受損失,保險公司就按照合同約定給付保險金,通常條件下,該金額經常被核定為家庭財產重置或者修理的價格。



    保險與賭博

    有人認為保險是一種在保險期間進行的賭博(比較明顯的如道德風險)。保險公司賭你和你的財產將不發生損失,而你拿保險費下注賭發生損失。所不同的是拿給保險公司錢時可能並不期待發生事故,而你賭馬時卻期待你所押的馬能夠勝出。因為每個人並不期待自己死亡、殘疾或者發生疾病.而且保險公司通常把財產損失的一部分讓被保險人承擔。



    人壽保險

    在中世紀,各種行會盛行,德國的「扶助金庫」,美國的「友愛社」,荷蘭和法國的「年金制度」等以集資的形式開始了人壽保險業。



    英國在1688年建立的「寡婦年金制」和「孤寡保險會」等保險組織,使人壽保險企業化。



    火災保險

    現行火災保險制度起源於英國。1666年9月2日,倫敦發生巨大火災(參見倫敦大火),全城被燒毀一半以上,損失約1200萬英鎊,20萬人無家可歸。由於這次大火的教訓,保險思想逐漸深入人心。1677年,牙科醫生尼古拉·巴蓬在倫敦開辦個人保險,經營房屋火災保險,出現了第一家專營房屋火災保險的商行,火災保險公司逐漸增多,1861年-1911年間,英國登記在冊的火災保險公司達到567家。1909年,英國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對火災保險進行制約和監督,促進了火災保險業務的正常發展。



    人壽保險和儲蓄

    某些人壽保險契約約定了現金價值,如果保險合同退保的話,投保人可以拿到該價值,或者可以通過保單借款得到該價值。有些保險單,比如年金保險或者基金型保險單,在需要的時候可以作為金融工具用來聚集或者清算財產,參見人壽保險。



    在許多國家,象美國和英國,稅法規定這些現金價值所得的利息在某種情況下不應征稅。這種規定導致了人壽保險成為並被當做儲蓄的避稅手段,如果早亡的情況發生的話。



    中國的稅法並沒有明確這一點,但是通常未見對保險金所得征稅。

    二手貨的吸引力


    最近不約而同有兩位朋友向我指出二手貨的吸引力。在網站有不少二手東西出售,適當地利用可以省回不少。
    先說二手車,台灣及日本叫中古車,其實不是太古老。新車的確吸引,但有相當高的溢價。用了太久的車固然有保養或安全的問題,但只要找個合適車房作檢查,便可以安心。有兩三年車齡的二手車最為理想,車輛不太舊,又不用付出新車落地時的溢價及較高的折舊。
    二手樓亦有同樣的現象。新樓有相當的溢價,過了數年後,溢價減少,價格較相宜。當然物業內的東西會變舊了,例如電器,不少要更換。但相比起物業的溢價,電器及裝修的費用是微不足道。
    兩位朋友提及的是二手手機及衣服。其中一位朋友指出香港人十分富裕,很多人看不起二手手機。其實只要不介意,二手手機比起新的手機相宜得多。買二手手機要冒上機器故障的風險,但情況不普遍。最理想的是遇上經常換新手機的人,認識他們,便可以有機會用便宜的價格買入仍然很合時的二手手機。
    衣服又如何?二手衣服市場一直存在。不少父母在嬰兒長大後便會把嬰兒衣服、嬰兒車等轉送給有需要的人。現在互聯網普及,在網上出售嬰兒用品的廣告亦如雨後春筍。如購買二手嬰兒用品以後,只要適當地消毒,便可以安心使用,用這方法可以省回不少,因為嬰兒用品週期甚短,用新的東西要付很高的溢價。當然付出與否屬於個人的選擇。
    成人也有二手衣服市場。另一位朋友告訴我救世軍有出售二手衣服的中心。那裡從別人收集一些過多或不合適的衣服,有些是九成新,甚至是全新的。除了衣服,也有鞋。有人擔心衛生的問題,這些不是內衣,而且經過高溫的清洗及處理,基本上與酒店的床單及毛巾的情況一樣。我這位朋友高興地告訴我,只花了數十元便買了原本數百元的恤衫。
    不要以為一定是經濟有問題才會買二手貨。這個二手的市場無孔不入,有二手家具、飲器具(叫夜冷市場)、宴會衣服、二手書。我在讀書時期用不少二手書,其中一些書本是來自一位高級程度會考的狀元,我從他的參考書中吸收了不少「靈氣」。二手書現在也用得著,內容基本上都是那些,對高班的同學而言,只要花點時間更新某些內容,便和新書差不多。女士方面,某些二手名牌袋公司也相當受有此方面需要的人歡迎。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2012年5月16日星期三

    裁員停產潮來襲 風電行業未來或加速“洗牌”


      
    近日,風電行業巨頭華銳風電(601558)突然宣布解聘剛簽下的800名應屆大學畢業生,讓身處行業蕭條期的各大風電企業裁員問題引起市場關注。
    事實上,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自2011年風電產業發展因市場及政策環境陷入低迷期以來,眾多國內外龍頭整機及零部件廠商均陸續出現過不少裁員現象,更多的還有停產導致的員工大量辭職現象。
    分析指出,市場不景氣最直接的影響便是公司訂單下滑。而如今的風電行業,市場惡性競爭以及產能嚴重過剩已經逼迫各大廠商紛紛進入戰略收縮期,以往為搶佔市場的風頭不再。形勢不斷演變,市場即將分化,擁有“國”字頭背景的企業或將漸漸佔據產業主導地位。
    企業戰略收縮
    中國證券報記者電話聯係曾經活躍在風電市場一線的各大品牌廠商人士時,得到的答復多為“我已經不在原單位了。”這或許是目前風電行業萎靡不振的一個最好注解。
    據了解,由于市場訂單減少,自去年以來,諸如金風科技、華銳風電、吉鑫科技這樣的新老“貴族”們都出現過大批裁員的現象,更多的企業則因訂單量持續下滑而被迫關閉廠房,停機檢修。相關員工隨之長期待崗、或者降薪。不少員工為謀發展不得以選擇辭職。
    在這場風波中,擁有品牌及質量優勢的國外品牌也被卷入其中。全球風電巨頭丹麥維斯塔斯今年初宣布將裁員3000人,其中中國區裁員400人。另一巨頭印度蘇司蘭公司則被曝關閉在中國天津設立的工廠。
    一位去年10月離開蘇司蘭中國公司的前員工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蘇司蘭今年前9個月在中國市場訂單量為64兆瓦,相比2011年高達210兆瓦的訂單量大幅減少。受此影響,公司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就開始壓縮在華各地分公司待遇,他所在的公共關係部門也受牽連。無奈之下,他只好選擇離職,目前在一家農業科技公司專門負責政府溝通事務。
    市場開始分化
    近年來,國內從事風電整機制造的廠商快速擴充,市場的盲目擴張一度拉響產能過剩警報。激烈競爭局面下,國內諸多廠商紛紛發力降價,整機造價一度從2008年的6500元/千瓦降到2011年低于4000元/千瓦,5年間下降一半。低價競爭白熱化,各大廠商收獲的是產品毛利率的一路下滑,有的廠商目前毛利率竟然為負。
    此次華銳風電陷入“解約門”,與過去四處招兵買馬擴建生產基地的勝景形成巨大反差。據公司2011年年報披露,其目前在雲南、江西、貴州、江蘇等地已新投資設立了全資子公司,基本實現了對全國主要風電市場的全面覆蓋。
    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布局各地市場是過去幾年各大風電廠商的基本市場策略,而如今,以裁員或停產為表徵,各大廠商不得不進行全面的戰略收縮。
    產業發展形勢的演變過程中,將不可避免的迎來市場格局調整。中國風能協會一位專家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市場行情不佳,以往硬拼硬打的企業可能很難再現昔日風採,而“背靠大樹”的擁有國字頭背景的企業將逐漸脫穎而出。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去年酒泉380萬千瓦的風電招標,絕大多數訂單被國電集團下屬的聯合動力、以及大唐集團下屬的華創風能拿走,而金風科技、華銳風電等龍頭企業則收獲甚少。中國風能協會列出的最新風電制造商排名中,國電聯合動力2011年新增市場佔有率上升3.5個百分點,上升速度最快,並首次進入前五甲,成為去年風頭最勁的風電廠商。(郭力方)

    樓宇供應緊 新世界炒波幅


    論經濟增長,本港首季只有0.4%,相當欠佳,但由於內地資金流入和來港消費,零售銷售以至資產價格依然偏強,特別是住宅物業,因特首曾蔭權一直堅拒賣地,1、2年內供應依然較為緊張,擁有較多可售貨源的發展商,均可看高一線,即使面對希臘或被迫離開歐元區的可能,新世界(0017)短線仍可炒波幅。
    去年按揭利率上升、內地大幅收緊貨幣政策,兼且土地供應增加,本應利淡樓市,但自特首曾蔭權上台後連年土地供應不足,08、09年新動工住宅單位數目僅約8000多個,以動工到落成出售約3、4年時差推斷,供應短缺情况依然明顯,絕非1、2年內可解決,故新盤只要定價非過度進取,還是可快速售罄。
    旗下新盤熱賣 未來項目充足
    新世界旗下的大坑春暉8號,截至4月已售出40個單位,呎價平均2.36萬元,可見定價合理還是能貨如輪轉。集團今年計劃推出6個項目,除了大坑春暉臺春暉8號外,還有沙田車公廟站項目、屯門鄉事會路項目、元朗大棠路溱岸8號、馬鞍山落禾沙項目一期,以及元朗唐人新村第一期B,集團應佔單位數目達2016個,估計可套現達183億元,現時新世界市值還不足600億元。
    資產質素佳 負債改善料加快
    論資產質素,新世界亦相當不俗,集團擁有超過960萬平方米可供即時發展的土地儲備,當中超過50%位於市區。財政方面,去年底止淨負債約為300億元,根據花旗報告,預計2012年至2014年6月底止年度除息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EBITDA)均逾100億元,並每年有近10%增長,改善速度料相當快。走勢上,新世界由3月高位10.5元附近,到近期9元見明顯支持,即使在歐債陰霾下,仍可在9至10元水平炒上落,可留意。
    明報記者 張兆聰

    2012年5月15日星期二

    中央擬准富豪買港股 「直通」味濃 料4000億資金湧港


    http://hk.news.yahoo.com/%E4%B8%AD%E5%A4%AE%E6%93%AC%E5%87%86%E5%AF%8C%E8%B1%AA%E8%B2%B7%E6%B8%AF%E8%82%A1-%E7%9B%B4%E9%80%9A-%E5%91%B3%E6%BF%83-%E6%96%994000%E5%84%84%E8%B3%87%E9%87%91%E6%B9%A7%E6%B8%AF-211050625.html

      【明報專訊】新一屆特區政府即將上場,國家主席胡錦濤將在7月1日來港主持就職典禮,為特首監誓,外界預期胡總將有好消息帶給香港。有中資券商高層透露,近日向中國證監會建議,以現有QDII(合資格境內機構投資者)額度,允許內地專業投資者直接來港買港股,稱為「專項QDII」,中證監主席郭樹清對此反應正面,態度積極。外管局目前已批而尚未使用的QDII額度約500億美元,換言之,政策一旦獲批,最多可有近4000億港元「北水南來」。
    據了解內情的消息人士表示,專項QDII及放寬內地企業到境外發行H股門檻(見另稿),是醞釀多時的政策,中港兩地有關部門曾多次磋商,港府一直積極爭取,也相信郭樹清出任中證監主席後會批准,但具體時間尚未確定。上述中資券商高層指出,中證監未有透露「專項QDII」何時落實,但證券界預料,國家領導人7月來港,這是送給香港的最好禮物,對香港股市將有很大的鼓舞作用,也可以增加內地專業投資者的投資選擇,屬於互利雙贏。
    業界﹕中央送港最好禮物
    事實上,市傳最有希望在短期內出爐的港股ETF(交易所買賣基金),亦有間接北水南調之效,故被喻為「小型港股直通車」。不過,港股ETF主要是追蹤港股指數的基金,在內地交易所掛牌,讓內地股民買賣,與醞釀中的專項QDII比較,讓合資格的內地投資者直接將資金在香港買賣個別股票,專項QDII「直通」意味更濃。
    上述中資券商高層指出,專項QDII面向的投資者較港股ETF窄,笑言以港股直通「專列」形容較為適合。他續稱,上周到北京出席一個業界與中證監探討金融業創新的會議時,提出「一對一」的專項QDII,讓內地擁有一定資產(假設有100萬元人民幣)的專業投資者,透過現有QDII額度,直接投資港股,而非向擁有QDII額度的機構購入海外理財產品。去年上任的郭樹清對有關提議反應正面態度積極。
    中證監反應正面積極
    至於額度方面,中資券商高層說,由於外管局已向銀行、基金、證券行及信託批出額度,具體做法只要讓有關機構的合資格客戶,通過其境外子公司的經紀業務通道,提供境外股市經紀服務即可,而監管機構只需控制QDII總量,便可監控北水外流的力度,不會出現失控情况。
    資料顯示,由2006年7月至上月1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共批出764.47億美元QDII額度。不過,已動用的額度僅約200億美元,倘若內地放行專項QDII,即最多逾500億美元北水有機會流入港股。
    本港證券界人士分析,上述政策除令閒置的QDII額度有用處之外,亦可以視為讓內地富豪名正言順投資港股,「內地富豪早有辦法在境外投資股市債市,特別是在本港開戶買賣港股,專項QDII一旦推行,這些富豪的境外投資便可『浮面』」。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問責局長勁加薪8.1% 曾特首臨別慷市民之慨


      尚餘個半月便要卸任的特首曾蔭權突然慷市民之慨,下屆政府副局長以上的問責官員均獲大加人工,幅度達8.1%,以政務司司長為例,新月薪達35.7萬,實加約2.7萬元,僅政治助理減薪。




      除政黨不滿高官加薪幅度勝過一般市民外,有學者更指歷次民望調查顯示,不少問責官員均不為市民所認同,而梁振英在低民望與低認受性下當選下屆特首,是次問責官員跑贏通脹的加薪,將觸發市民更大不滿,令新政府未上場便再添打擊。

    薪超英美日 被指不值 無助養廉

      下屆政府問責官員獲得超越一般民眾的加薪幅度,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解釋,是司局長十年未加薪所致。但香港問責官較許多外國政要還高人工,但民望卻大多不合格,令加薪之舉難令社會普遍接受。

    現任特首曾蔭權領導的問責高官普遍民望偏低,但卻坐擁高薪。

      對於問責官員獲大幅加薪,當局指立法會財務委員會2002年制定了政府官員的薪酬標準,獨立委員會認為局長薪酬水平十年來沒增加,期間香港的經濟增長、丙類消費物價指數在同期的累積增幅不符,亦落後於私人企業薪酬變動,建議政治委任官員薪酬每年跟隨經濟變化作出調整。

    政助月薪上限十萬


      政府考慮獨立委員會的檢討報告後,建議7月起司局長加薪8.1%(以02年時訂立薪酬計算),副局長的薪酬就定於局長的七成。對於新政府增設的副司長,薪酬較局長高1.75%。而政治助理的薪酬則調低至局長薪酬的3成,局方可自行決定聘用一名或多名政治助理,但是聘請政治助理的薪酬總額上限為每月十萬。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表示,政治助理薪酬大幅調低,回應了社會對政治助理四年前訂定薪酬水平過高的強烈批評。譚志源稱,政治助理的大部分工作是在幕後,認知率不高。他表示政治助理日後的工作需要轉向,多做社區工作,收集市民意見以及對外解釋政府的政策。

      政府自推行問責制以來,官員民望欠佳,部分更長期在合格線下,令外界有高官收入與政績不相稱之感。

    或拖累梁振英民望

      時事評論員譚志強認為,高薪養廉之說套用在問責高官上基本上是不成立,「對低級公務員還可以,但以許仕仁涉受賄及曾蔭權接受款待事件為例,薪金達25萬元以上的職位,加薪與否邊際效用極低。」但他認為問責官員根本不值如此高薪,認為此舉將令梁振英的民望不升反跌。

    加薪加人 恐惹公憤

      新政府7月上場,未上任已收到現屆政府的厚禮,預告薪金上調。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認為政府在檢討問責制時,應就官員的工作效率、與常任秘書的磨合和游說公眾等方面評價,而非調整薪酬,「完全離題萬丈,都唔知係幫下屆政府定害咗佢。」

      他批評加幅過高,「梁振英未上任又加薪又加人,之前話改組政府架構要用7200萬,若計埋加薪要近8000萬」,相信會惹起不滿。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則認為政府有其固定程序對外公布和落實政策,難以遷就下屆政府,不過他指,「道理上(政府)好耐無加薪,甚至出現減薪,可以自圓其說,但市民的觀感上又係另一件事。」

      民建聯葉國謙則認為問責官員加薪是無可厚非。但泛民則持相反意見,民主黨何俊仁認為整個問責制都需要檢討;街工梁耀忠表示現時市民難以接受問責官員及政治助理,質疑為何在權責不清情況下仍有人工加。

    公務員對加薪有期望

      另外,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今日會公布影響約16萬公務員人工調整的報告書,香港公務員工會聯合會主席梁籌庭指司局長加薪8.1%,令基層公務員對加幅存期盼,「佢哋加得合理,相信工務員指標亦唔會低。」多個公務員團體早前要求的加薪5%至8%,去年的加幅則介乎6.16%至7.24%。


    市民回應:表現好才加薪

      陳先生 (電腦行業) :「不適宜現在加人工,因未知下屆問責局長的表現如何,如已就任一年,知道表現良好再加人工才合理。」

      蔡小姐(製造業):「問責局長人工已很高,不認同再加薪8.1%。希望梁振英班底工作表現較現任政府佳,要穩定樓市,因加人工應與表現掛鈎。」

      郭小姐 (製衣業):「應扣減8.1%薪金,現時工資已很高,市民應先獲加人工。如考慮通脹因素,市民亦沒有加人工。除非可改善高樓價及通脹問題,才可加薪。」

    新聞通識

      2003至04年度,特首和問責官員自願減薪10%。第三屆政府於2007年上任後,薪酬始恢復到2002年水平。至2009年經濟低迷,全體問責官員於7月1日起自願減薪5.38%至今。

    2012年5月14日星期一

    希臘恐八周後脫歐羅區


    (星島日報報道)希臘總統帕普利亞斯昨盡最後努力召集各政黨領袖,努力游說組成聯合政府,但仍無法抵擋市場質疑無法化解最終要退出歐羅體制的危機。希臘副總理承認,除非遵從歐盟援助方案,否則在6周內會耗盡營運資金,有媒體指,該國或8周後就要脫離歐羅區。據專家估計,一旦希臘退出歐羅區,勢必引發其他歐羅成員以至全球市場的動盪反應。
      截至昨晚希臘時間下午,當地電視台NET TV報道,該國左翼激進聯盟黨領導人齊普拉斯,出席總統斡旋參與其他兩個支持接受國際援助政黨的會議後,發表聲明稱,他們不會出賣希臘人民,又指該黨被要求一起合謀摧毀希臘的社會,這意味希臘勢將要在6月重新大選。
      或六周內耗盡資金
      希臘新政府成立或難產,外界群起質疑其無法遵守最新1300億歐羅國際援助方案的條件。近日歐洲官員已紛紛向希臘施壓,且開始討論希臘退出歐羅區的可能性。
      希臘副總理潘加洛斯警告,若不履行歐盟的援助協議條件,希臘6周內便「無錢可花」。《星期日泰晤士報》指,除非希臘的新政府能在下月底前列出額外削減110億歐羅預算支出的項目,並由國會通過,否則便已違反與歐盟和國基會(IMF)的協議條款。
      希臘極需IMF預定在7月初發放的新一輪貸款,否則庫房乾涸。英國銀行業目前已估計希臘退出歐羅區的機率高達50%,並已連同金融服務管理局制定一系列對應措施,包括如何應付希臘重新發行自己的貨幣等。
      儘管希臘的經濟規模相對較細,只佔歐羅區國內生產總值(GDP)2.2%,但法國巴黎銀行集團分析師指,一旦希臘退出歐羅,GDP恐大幅縮減20%、通脹飆至40%至50%,國債總額佔GDP比例可能飆越200%;希臘重新發行舊貨幣,亦將重貶50%。
      市場同時擔心,由希臘退出引發的歐羅崩圍,以致危機蔓延至其他體質較弱成員的骨牌效應,或令全球經濟面臨新一輪對主權債信心金融危機。較悲觀的看法是其他較弱的成員也可能相繼退出歐羅區,引發核心國家的銀行蒙受巨額損失,歐羅區陷入混亂,風險蔓延全球。屆時,各國監管當局勢必迅速介入,全球央行可能須再聯手採取行動降低利率和向銀行業「放水」,力圖避免區內其他弱國發生資金大舉撤離、債息飆升引致債務違約,甚至銀行擠提等恐慌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