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餘個半月便要卸任的特首曾蔭權突然慷市民之慨,下屆政府副局長以上的問責官員均獲大加人工,幅度達8.1%,以政務司司長為例,新月薪達35.7萬,實加約2.7萬元,僅政治助理減薪。
除政黨不滿高官加薪幅度勝過一般市民外,有學者更指歷次民望調查顯示,不少問責官員均不為市民所認同,而梁振英在低民望與低認受性下當選下屆特首,是次問責官員跑贏通脹的加薪,將觸發市民更大不滿,令新政府未上場便再添打擊。
薪超英美日 被指不值 無助養廉
下屆政府問責官員獲得超越一般民眾的加薪幅度,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解釋,是司局長十年未加薪所致。但香港問責官較許多外國政要還高人工,但民望卻大多不合格,令加薪之舉難令社會普遍接受。
現任特首曾蔭權領導的問責高官普遍民望偏低,但卻坐擁高薪。
對於問責官員獲大幅加薪,當局指立法會財務委員會2002年制定了政府官員的薪酬標準,獨立委員會認為局長薪酬水平十年來沒增加,期間香港的經濟增長、丙類消費物價指數在同期的累積增幅不符,亦落後於私人企業薪酬變動,建議政治委任官員薪酬每年跟隨經濟變化作出調整。
政助月薪上限十萬
政府考慮獨立委員會的檢討報告後,建議7月起司局長加薪8.1%(以02年時訂立薪酬計算),副局長的薪酬就定於局長的七成。對於新政府增設的副司長,薪酬較局長高1.75%。而政治助理的薪酬則調低至局長薪酬的3成,局方可自行決定聘用一名或多名政治助理,但是聘請政治助理的薪酬總額上限為每月十萬。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表示,政治助理薪酬大幅調低,回應了社會對政治助理四年前訂定薪酬水平過高的強烈批評。譚志源稱,政治助理的大部分工作是在幕後,認知率不高。他表示政治助理日後的工作需要轉向,多做社區工作,收集市民意見以及對外解釋政府的政策。
政府自推行問責制以來,官員民望欠佳,部分更長期在合格線下,令外界有高官收入與政績不相稱之感。
或拖累梁振英民望
時事評論員譚志強認為,高薪養廉之說套用在問責高官上基本上是不成立,「對低級公務員還可以,但以許仕仁涉受賄及曾蔭權接受款待事件為例,薪金達25萬元以上的職位,加薪與否邊際效用極低。」但他認為問責官員根本不值如此高薪,認為此舉將令梁振英的民望不升反跌。
加薪加人 恐惹公憤
新政府7月上場,未上任已收到現屆政府的厚禮,預告薪金上調。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認為政府在檢討問責制時,應就官員的工作效率、與常任秘書的磨合和游說公眾等方面評價,而非調整薪酬,「完全離題萬丈,都唔知係幫下屆政府定害咗佢。」
他批評加幅過高,「梁振英未上任又加薪又加人,之前話改組政府架構要用7200萬,若計埋加薪要近8000萬」,相信會惹起不滿。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則認為政府有其固定程序對外公布和落實政策,難以遷就下屆政府,不過他指,「道理上(政府)好耐無加薪,甚至出現減薪,可以自圓其說,但市民的觀感上又係另一件事。」
民建聯葉國謙則認為問責官員加薪是無可厚非。但泛民則持相反意見,民主黨何俊仁認為整個問責制都需要檢討;街工梁耀忠表示現時市民難以接受問責官員及政治助理,質疑為何在權責不清情況下仍有人工加。
公務員對加薪有期望
另外,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今日會公布影響約16萬公務員人工調整的報告書,香港公務員工會聯合會主席梁籌庭指司局長加薪8.1%,令基層公務員對加幅存期盼,「佢哋加得合理,相信工務員指標亦唔會低。」多個公務員團體早前要求的加薪5%至8%,去年的加幅則介乎6.16%至7.24%。
市民回應:表現好才加薪
陳先生 (電腦行業) :「不適宜現在加人工,因未知下屆問責局長的表現如何,如已就任一年,知道表現良好再加人工才合理。」
蔡小姐(製造業):「問責局長人工已很高,不認同再加薪8.1%。希望梁振英班底工作表現較現任政府佳,要穩定樓市,因加人工應與表現掛鈎。」
郭小姐 (製衣業):「應扣減8.1%薪金,現時工資已很高,市民應先獲加人工。如考慮通脹因素,市民亦沒有加人工。除非可改善高樓價及通脹問題,才可加薪。」
新聞通識
2003至04年度,特首和問責官員自願減薪10%。第三屆政府於2007年上任後,薪酬始恢復到2002年水平。至2009年經濟低迷,全體問責官員於7月1日起自願減薪5.38%至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