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9日星期六

外地客涉重建再置業免BSD

http://news.28hse.com/20121229/16111/

   2012年12月29日(Sat)
alt
圖為由業主提出重建的大角咀「需求主導」重建項目。資料圖片
地產新聞 政府樓市政策
2012年12月29日(Sat)
【香港屋網 28Hse.com】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嘉銘)市場一直議論紛紛的打擊樓市「雙辣招」法例昨正式刊憲,以引入適用於香港永久居民以外的任何人士(包括公司)取得住宅物業的買家印花稅(BSD),以及加強版額外印花稅(SSD),條例草案將於下月9日提交立法會。若草案獲得通過的話,將適用於在本年10月27日或以後取得的住宅物業。而根據修訂草案,非香港永久居民持有的物業,若因被市建局收樓或被強拍而需重新置業時,可獲豁免繳付BSD。
 政府向立法會提交《2012年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當中,BSD稅率劃一為15%。但政府未有接納發展商的建議,豁免本地公司買家繳付BSD,運輸及房屋局日前更表明難以制定一套能有效堵塞所有可見漏洞的機制,為免影響BSD成效,故維持BSD應適用於所有公司。
共同擁有人各自置業獲豁免
 然而,為免影響重建,非永久居民的物業若被市建局收樓或強拍,因而要重新置業,受影響人士購買的新單位可豁免BSD。同時,若果原物業由兩名或多於兩名人士共同擁有,每名共同擁有人均可單獨取得一個替代物業,亦不用繳付BSD。另外,公司完成收購項目100%業權後的六年內,獲屋宇署發出佔用許可證,稅務局將會向公司退還BSD。
 但有發展商對草案條文仍有保留。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早前表示,對於政府先在行政會議通過買家印花稅條例修訂草案後才通知地建會,感到極端遺憾,認為政府此舉是「先斬後奏」。事實上,地建會早前曾去信政府,建議豁免本地公司買家、3,000萬元以上豪宅,以及舊樓重建項目的BSD,並曾兩次與政府開會。但行政會議會後只接納舊樓重建可獲豁免。

萬景峯泓景臺 兩房呎價撲萬破頂 置安心效應 擴至荃灣荔枝角


【明報專訊】首個「置安心」住宅青衣綠悠雅苑昨天開始正式接受申請,除帶動青衣區內交投外,這股「綠悠效應」更擴散至青衣鄰區的荃灣二手樓市。荃灣萬景峯一個668方呎兩房戶,以每方呎9656元易手,除屬屋苑同類單位一周內兩度破頂外,更成為荃灣兩房單位呎價之冠。此外,荔枝角四小龍之一泓景臺,一個兩房單位呎做9599元,創屋苑標準分層戶呎價新高。同時,有市民在參觀綠悠雅苑示範單位後覺得不合心水,轉軚購入區內私樓藍澄灣及居屋青盛苑。明報記者 林可為
在綠悠效應下,荃灣萬景峯5座高層668方呎E室,由一名同區換樓客以645萬元購入,呎價高見9656元,是屋苑同類於短短一周內,第二度錄得破頂呎價成交,打破同類單位之前呎做9350元舊紀錄。美聯高級營業經理徐偉業表示,該單位的呎價亦屬荃灣全區兩房單位呎價之冠;原業主08年初以455萬餘元購入,現帳面賺逾189萬元或42%。
萬景峯一周兩破頂
另茘枝角泓景臺,一個位於2座極高層653方呎B室,亦剛以626.8萬元易手,呎價9599元,創屋苑標準戶型呎價新高。原業主是於02年,以204萬元一手購入,帳面大賺逾422萬元或逾兩倍。
綠悠睇樓客 轉購藍澄灣青盛苑
綜合代理消息指出,本月迄今錄得的青衣整體二手成交宗數約30餘宗,較上月同期約25宗升約兩成。其中約15宗是於過去一周、即綠悠雅苑開放示範單位後錄得。
事實上,不乏市民在參觀綠悠雅苑示範單位後,轉軚購買私樓個案。中原高級分行經理陳輝麟表示,藍澄灣1座一個低層、望公屋樓景的680方呎G室,放盤不足一周即獲用家承接,成交價360萬元,呎價5294元,屬市價水平。據悉,新買家曾參觀綠悠雅苑的示範單位,因覺不合心水,加上市值價與私樓相差不大,因而決定轉買私樓。原業主於04年初以118萬餘元一手購入,帳面賺242萬元或逾兩倍。
利嘉閣分行經理吳景揚表示,另曾參觀綠悠雅苑的市民亦轉購青盛苑,以258萬元購入高層540方呎3室,呎價4778元,屬屋苑自由市場呎價新高;原業主97年於自由市場以166萬元購入,帳面賺92萬元或55%。
大埔中心呎價 首破7000元
另外,中原分行經理梁智遠表示,大埔中心4座高層H室,423方呎,連租約以298萬成交,呎做7045元,創屋苑分層新高,較10月所做的最高呎價6880元高約2%。

年輕人出路減少


【iMoney智富雜誌—ibanker教室】 25年前美國最富有的1 % 人口,擁有全國33%財富,現在他們擁有全國40%財富,而底層的八成人口只擁有全國財富的7%。收入差距愈來愈懸殊,1%富人的每年收入佔全國收入約24%,比例在30年間升了兩倍。
 美國的收入懸殊是近30年的產物。大戰後的五六十年代,經濟迅速發展,收入分配穩定,收入差異甚至縮窄,那是美國中產最幸福的時代。

  美好的時光在七十年代末結束,工資停滯,通脹肆虐,收入差距節節上升,九十年代初曾經短暫放緩,恢復速度卻更加兇猛。諾貝爾經濟學家克魯曼(Paul Krugman)將八十年代起的日子稱作「Great Divergence」。事實上八十年代初,美國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持續經濟增長,然而不斷提高的生產力,並沒有轉化為中下階層的工資增長,貧富收入差距不斷拉闊,從1980年起的25年間,超過八成的總收入增長,都去流到最富有的1%人的口袋裏。但因為相信社會的流動性,不過當年的美國人仍然對前景樂觀,無視收入差距的擴大。

  可是當社會上流空間的收窄,努力的回報減少,不管如何務實工作,低收入的市民也無法改善生活,收入不均的事實終於呈現眼前。成熟經濟體系如美國和香港,都有不少面對這種困境的在職窮人。

  問題成因眾說紛紜

  直至現在,不要說提出改善收入差距的辦法,即使是收入不均的成因,亦未有任何一套理論獲得共識。美國早期慣將問題歸咎於新移民人口。種族和性別歧視也是常見的解釋,長久以來,就有職場歧視少數族裔與女性以致他們獲較低工資的說法。美國全職工作女性的年收入中位數比男性低23%,黑人家庭的年收入中位數比白人低38%。但重點是男女或黑/白的收入差距,在過去30年並沒有拉闊,並非整體收入不均嚴重化的原因。

  近年新興的說法,是科技造就收入不平等。電腦科技急速發展,社會轉型至知識型經濟,工種走向上下兩極,中層的職位陸續消失。上層工種需要專業知識或技術,金融、法律、電腦、數理、分析等,也就是至少有大學學歷的人才能勝任的工作。下層工種的意思不是低檔,而是工作要求的技術較簡單,主要是服務性行業,如餐廳侍應、保安、家務助理等。中層工種,就是要求技術在兩者之間的職業,如工廠工人、文員等,這些曾經是許多人的工作,在知識型經濟之下高速流失。

  科技消滅工作的說法,可追溯至五十年代,那時候自動化的世界剛開始,世界發明了不少令生活更簡便的機器,有人認為這些科技將為社會帶來大規模的失業。當然事實已證明這並不正確,因為一台新的機器可能會消滅了某一類工種,但同時也會創造了新的職位,譬如是製造這些機器的工人。

  可是又有人指出,現代蓬勃而普及發展的資訊科技是另一回事。數十年前中改變生活的科技,主要是以機械代替體力勞動的發明,譬如是發明了蒸氣推動的金屬模機器,代替了鐵匠的雙手。而現代的電腦科技,重點不在於代替我們的勞力,而是執行需要少許技術的指令。

  多個行業走向夕陽 

  電腦可以取替的中層工種,包括銀行的櫃檯職員。七十年代,銀行櫃檯職員增長了85%,是美國增長最快的職業之一。那時櫃檯職員的入職要求是高中學歷,平均周薪約90美元,相等於2010年約2.6萬美元(20.3萬港元)年薪。到了現在,人們幾乎都以自動櫃員機、網上或電話進行理財交易,親自到銀行的人大大減少,櫃檯職員變為夕陽行業。美國勞工統計局預測未來10年內,整個行業就只會有微不足道的6%增長,平均年薪降至2.5萬美元(19.5萬港元)。近似的情況也在打字員、家電修理工、農民等行業發生,而且不限於美國,日本、歐盟等地都有着同樣的趨勢。

  雖然言之鑿鑿,但是科技發展仍未能圓滿地解釋收入不均:第一,美國的收入不均程度遠比歐洲嚴重;第二,不均趨勢從七十年代末開始惡化,那時絕大部分人仍未見過個人電腦,到九十年代末電腦科技普及了,惡化的情況卻放緩,如果電腦科技是驅使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因素,情況相反才對;第三,如果知識型經濟是那麼需要高學歷的人,書呆子應可全部發財,但現實中大學生和研究生水平的收入溢價卻逐漸下降。

  關於21世紀的電腦科技對經濟影響有全新影響的說法,專門研究科技與經濟發展關係的哈佛大學經濟學家Claudia Goldin和Lawrence Katz並不同意。Goldin和Katz都認為,雖然電腦科技對經濟影響很大,但程度無異於20世紀的工業科技影響,也總不如1900年代在巴黎博覽會上出現的發電機。譬如從1909年到1929年,美國製造業購買電力的容量上升六倍,從1917年到1930年,美國家庭用電量的比例從24%提高到80%。再看電腦普及的影響,從1984年到2003年,美國工人使用電腦的比例從25%升至57%。

  教育問題致工種錯配 

  二人認為長久以來,科技都會為勞工市場帶來影響,但程度未有在這世紀明顯加快。在電腦以前,我們也見證了蒸氣機、飛機等許多重大的技術革命。這些發明的出現,也如電腦一樣令社會對高技能工人的需求逐步增加,但它們同樣沒有令收入不平等惡化。Goldin和Katz認為收入不均擴張,成因不在電腦科技發展改變人力需求,而是在科技發展的同時,教育並未能配合得了,導致人力資源供求不相稱。

  本周《經濟學人》專欄一篇《The Great Mismatch》文章,寫到多個國家年輕失業人口增加,商業機構卻有大量空缺無法聘請到合適員工。在部分歐洲和中東地區,四分一以上 15歲至24歲人口沒有工作,失業黑點如西班牙和埃及數字更達一半以上。現估計全球共有7,500萬年輕人失業,而就業不足的數字是兩倍。本年就業服務公司Manpower曾發表報告,全球三分一以上的僱主在招聘遇上困難,而且不限於如工程、電腦等專業領域,一般辦公室中層管理亦然。上周麥肯錫發表一個研究英、美、巴西、德國、印度、土耳其等9個國家就業市場的報告,只有43%的僱主認為他們可以找到足夠而合適的入門級工人。

  要改善情況,有效的辦法可能是改革職業教育。一直以來各國政府都主力資助大學,而大學也確立一種優越的形象,令不少父母和學生本身都視職業教育為次選。麥肯錫的調查顯示很多學生即使認為職業教育更有利他們找工作,卻仍選擇學術型大學。但是學術型大學的教授升職,基本只是看研究成果和論文發表數量,與教學無關。有不少有名的大學,比如哈佛等常春藤大學,由於教授忙於研究,很多的課都是由博士生教,教學質量相當低。香港很多大學也是如此。所以時間花了不少,經費也花了很多,但是學生素質一般。倒不如讓學生真正學點有用的東西。一些有遠見的國家如南韓,已着手改革職業學校,例如為學生提供更多資助、提高學校地位等,以培訓合乎職場需求的年輕人。

  撰文:王澤基

  王澤基:香港中文大學應用金融學教授、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課程主任前巴克萊銀行常務董事,逾十年投資銀行工作經驗。

彤叔退休 新世界成藍籌王 今年十大升幅藍籌 多中港地產股


【明報專訊】2012年「世界末日論」不攻自破,股市亦再現「浴火重生」格局。臨近年尾要數大贏家,非新世界(0017)前主席、人稱「彤叔」鄭裕彤莫屬。事關去年底將「掌上明珠」分拆上市後,為自己退下火線鋪路,結果2月底正式交棒給長子、現任主席鄭家純手上。雖然今年尚餘下周一的交易日,但如無意外,今年「藍籌王」的寶座將由新世界奪得。
鄭家純再次從老父手上接過新世界的話事權,即使未見有任何大動作,但集團自去年供股後,股價在首3季節節向上,一度升穿13元。若單計藍籌股表現,新世界的總回報率,截至昨日有99.04%,大幅拋離其他香港地產股。
長實股價全年回報逾三成
除了彤叔退休之外,另一名「大孖沙」、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未退休就先分身家。長和系留給長子李澤鉅,而次子李澤楷則獲父親全力支持,之後「小小超」亦即有動作,收購ING香港及泰國業務,為金融大亨鋪路。不過,長實(0001)及和黃(0013)今年十大不入,總回報率分別為33.07%及28.8%。
今年特區新一屆政府上台後,連番出手打壓過熱的樓市,而內地亦未見有調控樓市有「手軟」情况。然而,中港地產股的表現,反其道而行之,愈打壓愈見有力。今年總回報率排首5位的藍籌股中,有4隻是來自中港的地產股,而首10位之中,地產股佔6席。中港地產霸權由現實生活,延伸至股票市場(見表)。
有贏家自然有輸家,但勢料不到2011年的「藍籌王」聯通(0762),今年表現大為「走樣」。股份的總回報為-22.47%,令捧場者大失所望。另一隻近年陷入澳洲鐵礦「泥沼」的中信泰富(0267),總回報率亦未如人意為-15.97%,位列十大最差第二,聯通及中信泰富的總回報率均為雙位負數(見表)。
三大行料今年見25000點 恐失望
恒指今年走勢似騰龍舞動,先升後跌再抽升(見圖),成功捉到贏錢機會的投資者應不在少數。對於後市,各大券商都看好居多,當中高盛、瑞銀及法巴以大好友姿態出現,均預期恒指最高有望見25000點。相反,大淡友花旗估計,明年目標為22700點,但與昨日收市相比,相差僅33點。
明報記者 岑梽豪、陳偉燊、杜婧

太子友豐大廈擬改裝酒店提供71房



http://news.28hse.com/20121229/16112/   2012年12月29日(Sat)
地產新聞 工商舖
2012年12月29日(Sat)
【香港屋網 28Hse.com】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顏倫樂) 太子荔枝角道93至95號友豐大廈業主,向城規會申請改裝成酒店。申請文件顯示,地盤面積僅2,247方呎,規劃用途為住宅(甲類),現時為1幢樓高15層的商廈,總樓面24,586方呎,日後改裝的樓面會減至19,211方呎,預料提供71個房間,平均房間面積約194方呎。
 另外,城規會正式把美孚新邨百老匯街38號的現有私人社區中心(孚佑堂),由「住宅(甲類)」地帶改劃為「其他指定用途」註明「私人社區中心」地帶,以反映地皮實際用途。

港交投創新低 樓價逐新高

http://news.28hse.com/20121229/16109/

   2012年12月29日(Sat)
alt
 
2012年12月29日(Sat)
【香港屋網 28Hse.com】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政府辣招威力未散,交投繼續尋底,12月(截至27日)一二手住宅交投更跌至不足3,000宗,按月大跌55.22%,為有紀錄來最少。不過,低息環境持續,加上盤源不多的情況下,樓價已見止跌。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15.18點,按周升0.18%,並連升三周共0.7%。由於年底為傳統樓市淡季,成交量少,而樓價升幅輕微,預期CCL將繼續在115點水平徘徊。
香港置業高級執業董事伍創業表示,「雙辣招」令住宅物業交投急凍,發展商亦於11月份減慢推盤步伐,令一手交投同樣急跌。據反映11月市況的12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12月暫時錄得8,313宗,較上月同期下跌17.7%,當中一手註冊量跌幅最為明顯,僅錄241宗,較上月同期的逾千宗大幅回落76.7%,成交金額21.3億元,按月急跌80%。
一二手不足3000宗月跌55%
 二手交投的跌幅同樣驚人,12月暫錄得2,695宗,較上月5,523宗大跌51.2%,成交金額128.3億元,按月跌54.9%。統計數字,一二手合共的註冊量暫只得2,936宗,不足3,000宗水平,按月大跌55.22%。原本投資住宅市場的資金,不少都轉至非住宅物業,如車位、工商舖等,令這個類別註冊量大升,12月高達5,377宗,較上月3,538宗大升52%。
 不過,樓價並未因交投量下跌而大幅回落。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買家印花稅(BSD)及加強版額外印花稅(SSD)生效後6周,CCL累計跌1.4%。顯示政府打壓樓市,樓價升勢受阻。不過,據該行最新數字,CCL最新報115.18點,按周上升0.18%,更連升三周共0.7%,確認樓價止跌。由於年底為傳統樓市淡季,成交量少,而樓價升幅輕微,預期CCL繼續在115點水平上落。
新界西區周升1.7% 最明顯
 四區大型屋苑樓價指數方面,港島區指數報124.91點,按周升0.7%,連升三周共4.21%。港島樓價升勢明顯,是領導整體樓價止跌的主要力量,如果升穿六周前的125.34點歷史高位,整體樓價有機會止跌回升。新界東區指數報113.21點,按周升0.34%。新界西區指數報95.66點,按周升1.7%。而九龍區指數報112.63點,按周跌1.57%。
CCL整體樓價全年升幅近二成
 黃良昇說,雖然下周五才是CCL全年結算日,但臨時計,CCL與2011年最後一周的96.68點相比,2012年整體樓價升幅已達19.13%。而中原城市大型屋苑領先指數(CCL Mass)最新亦報113.61點,亦較2011年底的93.89點上升21%。四區之中,新界東區及新界西區升幅都「跑贏大市」,全年分別升24.49%及25.29%。港島區及九龍區指數全年分別暫時上升20.03%及17.9%。
 同時間,中原地產十大屋苑周末錄得930組預約睇樓,按周微升1%。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新年假期將至,節日氣氛濃厚,影響睇樓意慾,但亦有買家怕新年後之樓價上升,遲買更貴,以致本周睇樓量持平,預計新年過後,買家入市步伐會加快,交投量回升,整體市場交投氣氛亦會轉活。美聯物業分行亦統計,本港15個二手指標屋苑於本周末的預約睇樓量共錄得約1,525組,較上周末同期略增約2.1%。

港股全球5強 創富4.2萬億


【經濟日報專訊】港股在2012年經歷風雨的一年,上半年受制於歐元區瓦解的威脅,但下半年開始漸見起色,美日歐央行相繼加大量寬,市場憧憬中國新領導層加快改革,促使熱錢湧向中港股市。港股年尾發力,令全年升幅增至23%,攀上全球排名榜第五。以主板市值計,港股全年創造財富4.16萬億元。
有傳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於國會提出新財政預算方案,道指午市偏軟,截至本港今晨2時,滙豐(00005)在美國掛牌的預託證券(ADR)折算報81.45港元,較港收市價81.9元低0.45元;中移動(00941)ADR折算報90.8港元,較港收市價90.25元高0.55元。
新世界稱雄藍籌 全年升93%
截至昨日,恒指全年升4,323點或23%,臨近年底屢創16個月高位;藍籌股中,以新世界(00017)全年升92.7%跑贏,聯通(00762)跌23.3%成輸家(見表)。國指則漲1,441點或14.5%,以汽車股長汽(02333)升1.1倍最佳,中興通訊(00763)倒跌近5成包尾。
以板塊表現計,中港房地產股表現最突出,雖然同受政府出招調控樓價困擾,但全年升幅達42.3%,單計本港房地產股升幅亦達37.3%,個別內房股升幅更是倍數計,如綠城(03900)升3.1倍、融創(01918)及合生創展(00754)均漲逾兩倍,升1倍的亦達7隻;其次是資訊科技及通訊板塊,今年升37.1%,金山軟件(03888)升88.3%,跑贏騰訊(00700)升60.15%。
至於表現最弱則為體育用品、股裝等消費股,以及原材料股,分析指該板塊為復甦周期下才有望走出谷底。
港股近期受惠A股上升,單計12月,A股累升近13%跑贏領先全球,施羅德預測明年A股將繼續在10%至15%範圍內窄幅波動,而且不會有明顯方向,但並不特別悲觀,認為市場估值吸引,負面消息大致已消化。
日圓跌見86水平,套息交易轉活,東方匯理私人銀行亞洲市場及投資策略部主管徐辰認為,日圓與澳元套息表現最強,而對港股則有效提振氣氛,借日圓變得便宜,資金環境轉鬆,令市場風險胃納增加,利好高風險資產;亦利好日本出口股,令日股得以重回「311海嘯」前,利好亞股表現。
恒指昨升46點,收報22666點,國指升29點,收報11378點,主板成交縮5%至396億元。
中國白銀每手帳面賺420
新股市場升溫,昨首日掛牌的中國白銀(00815)收報1.39元,較招股價1.18元高17.8%,成交1.67億元,獲分配一手(2,000股)的投資者,不計交易費用帳面獲利420元;另一隻首日掛牌新股惠生工程(02236)收報2.79元,與招股價持平,成交2.7億元。

負資產消失 勿好了傷疤忘了痛


http://hk.finance.yahoo.com/news/%E8%B2%A0%E8%B3%87%E7%94%A2%E6%B6%88%E5%A4%B1-%E5%8B%BF%E5%A5%BD%E4%BA%86%E5%82%B7%E7%96%A4%E5%BF%98%E4%BA%86%E7%97%9B-210619083.html 

【明報專訊】聖誕過了,2013年將至,自然是總結過去一年樓市的好時機。根據中原的樓價指數,全年錄得近2成的升幅,而雖然港股臨近年尾時大幅反彈,全年計升幅也和樓價相若,但期間大起大落,相信不少股民已被震出局,未必捱得到年尾。

其實,雖然樓價今年仍是大漲小回,但期間對業主或準買家也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是香港政局「改朝換代」,當梁振英被選為新特首後,曾惹來不少市場猜測,他會在7月1日上任後大力打壓樓市,所以也有不少投資者或業主趕在梁履任前出貨,但當「死線」過後,卻發覺其招數效力有限,而待10月底推出加強版額外印花稅(SSD)及買家印花稅(BSD)雙辣招後,似乎主要只令成交萎縮,對壓低整體樓價的效果仍不顯著,個別屋苑更陸續錄得新高價成交。
梁政府改自由經濟傳統 加強干預
根據美聯向客戶進行民調選出的今年十大樓市新聞,首三位分別為﹕(一)政府推出雙辣招、(二)同時首推「港人港地」政策,以及(三)白表人士可暫免補地價買二手居屋。
筆者認為,梁振英政府的房屋政策,乃是將政府干預市場的程度不斷升級,同時加強了港人的排外情緒,是禍是福,將來自有答案。不過,香港過往的成功,乃是基於信奉自由經濟和港人的自發向上,大政府真的可以幫助香港更上一層樓?
市場憂加息 樓市波動將更大
其實,除了香港的內部政策,我們是否應更關注內地和外圍的經濟境環,因香港乃屬外向型經濟,加上聯繫匯率關係,幾乎可說沒有自已獨立的財金政策,如外圍經濟大幅動盪,恐怕單靠香港政府的三數個招式,也未必能力挽狂瀾。
說到外圍經濟,大家最關心議題之一,乃是美國加息周期會否提早來臨。眾所周知,香港樓價近年易升難跌,原因之一便是息口低企,令到租金回報縱使其實已不算高,但比起存款收息,也仍相對吸引。另一方面,息口低令到業主的供樓壓力也小,要被迫套現的機會也減低,然而,天下真有不散的筵席嗎?
早前聯儲局將美國加息與否,與當地的失業率和通脹率掛鈎,雖然兩項指標未必一年半載可以達到,但只要經濟數據接近目標水平,便一定會惹來美國可能快要加息的猜測,將在未來日子令金融市場或樓市的市場情緒較以前波動。
幫子女出首期買樓 需慎重
回顧2012年,筆者認為除了樓價破了97年高位值得一記,更重要的是,經過了十多年時間,香港負資產終於絕迹。不過,所謂好了傷疤忘了痛,當負資產因樓價攀升而絕迹,人門又開始埋怨樓價高,買樓難,而政府面對社會輿論和政治壓力,不斷出招打壓樓市,似乎早在97年時特區政府初成立時,亦是人人說高樓價禍害不淺,最終便出了個「八萬五」,難道歷史真的會重演?
昨天在電視看到,政府推出的置安心項目反應熱烈,更有家長說是為子女申請,更幫他們出首期。筆者想提醒一句,父母為子女出首期買樓,固然無可厚非,但也要想清楚,子女縱使得到首期資助,是否又真的有能力供樓?而當經濟環境一旦逆轉,子女真的要斷供時,父母又是否有心理準備為其頂上?

2012年12月28日星期五

風之后炒南灣 兩年賺不足60萬 內地客揸擎天10個月 勁蝕850萬


http://hk.news.yahoo.com/%E9%A2%A8%E4%B9%8B%E5%90%8E%E7%82%92%E5%8D%97%E7%81%A3-%E5%85%A9%E5%B9%B4%E8%B3%BA%E4%B8%8D%E8%B6%B360%E8%90%AC-%E5%85%A7%E5%9C%B0%E5%AE%A2%E6%8F%B8%E6%93%8E%E5%A4%A910%E5%80%8B%E6%9C%88-%E5%8B%81%E8%9D%95850%E8%90%AC-210619639--finance.html

【明報專訊】買家印花稅(BSD)出台,令市場出現不少豪宅減價或蝕讓成交,就連「風之后」李麗珊,新近亦減價72萬元,以1808萬元沽出鴨脷洲南灣一單位,呎價約1.35萬元,低市價約5%,持貨兩年帳面只獲利138萬元,賺幅僅約8%,若扣除使費,實際獲利不足60萬元,遠遠跑輸大市。另今年2月買入九龍站擎天半島的內地客,則以2800萬元將單位沽出,連額印等使費,共蝕約850萬元,成為BSD推出後最大宗蝕讓成交。

市場消息指出,李麗珊持有的南灣10座低層A室,面積1338方呎,原本開價1880萬元,但遲遲未有承接,李在政府於10月26日出招後已減價至1850萬元,至近日獲買家洽購,最終以1808萬元連租約易手,累積減價72萬元或3.8%,呎價13,512元,較市價低約5%。本報昨曾致電李麗珊丈夫黃德森,他表示對交易並不知情;至昨晚截稿,仍未獲李麗珊回覆。
3姊妹合購 人均賺10多萬
資料顯示,原業主為「風之后」李麗珊及姊妹李麗然、李麗萍,於2010年7月以1669.9萬元購入,去年中收樓後一直叫租4.3 萬元,至今年初逐步減價至3.2萬元租出,減幅達26%,扣除管理費等開支,實際租金回報率不足2厘。若以現時成交價計,李氏三姊妹持貨兩年多,帳面獲利138萬元,扣除使費後,實際更不足60萬元,平均每人只賺十多萬元。
投資回報跑輸大市
事實上,若李麗珊當年選購其他物業,而非以高價開賣的新盤南灣,隨時可獲大幅獲利離場。香港置業營業經現容靖宇稱,何文田公爵街中層自製相連單位,新近以2250萬元連車位成交,面積2400方呎,呎價9375元,創物業新高;原業主則於2010年10月以950萬元購入,現帳面獲利1300萬元,賺幅高達1.36倍。美聯區域經理梁浩文表示,屯門市廣場6座中層D室,693方呎,獲同區換樓客以416萬元買入,呎價創屋苑分層新高。原業主則是在2010年2月以210萬元買入,帳面獲利206萬元或98%。
內地客蝕售擎天 低同類15%
另外,自BSD推出後,豪宅市場錄個別巨額蝕讓。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擎天半島1座高層C室,1805方呎,上月底以2800萬元成交,呎價15,512元,低市價約15%。原業主為一名內地人士,於今年2月以3160萬元購入,現帳面蝕360萬元,連同10%額印及其他使費,實蝕近850萬元,為BSD出台後最大額豪宅蝕讓個案。
明報記者 林尚民

華府「非常手段」應急避違約 「墮崖」在即債限元旦同瀕爆煲


【明報專訊】美國「財政懸崖」限期(明年元旦)在即,府會之間仍未能達成共識,新一輪債務上限危機卻已悄悄降臨。美國財長蓋特納周三通知兩黨國會領袖,指公共債務金額同樣會於大除夕到達法定上限,故財政部會動用「非常手段」融資,以將危機「爆煲」的時間暫時拖延至2月至3月。
美國國會去年通過將公共債務法定上限由15.194萬億美元提升至16.394億美元,並於今年1月底生效,但不足一年華府再次面臨債務上限危機。截至周一為止,計入債務上限的公共債務金額達到16.299萬億美元,比債務上限只低約950億美元(見圖1)。美國法律對華府舉債上限有嚴格規定,僅國會有權將之提高。如果美債到頂,華府將面臨債務違約,觸發新一波金融危機。
穆迪預料兩黨終達共識
蓋特納周三致函兩黨參眾兩院領袖,即民主黨的列特和佩洛茜,以及共和黨的麥康奈爾和博納,稱公共債務將於下周一(31日)達到債務上限,表示財政部會盡快動用「非常手段」以騰出2000億美元的資金空間,正常情况下,此舉可令華府在2月或3月前也不會面臨債務違約。
這些應急措施包括暫停拍賣「州和地方政府系列債」(SLGS)和暫停注資個別公共基金(見表)。但蓋特納稱,因明年的徵稅和支出政策至今仍因府院之爭懸而未決,難以預測特別措施成效可維持多久。
白宮一直希望將提高債務上限的條款帶入「財政懸崖」談判之中,至少將下次危機爆發的時間推遲至少兩年,但共和黨人堅持要將兩者分開處理。共和黨議員希望再次利用提高債務上限作為籌碼,迫使白宮擴大削減支出,或重演去年最終為「財政懸崖」埋下伏線的僵局。一名民主黨高級議員助理坦言,對最終削赤方案可同時化解債務上限危機感到悲觀,但評級機構穆迪估計,府會最終也會達成妥協,美債違約發生機會甚微。
奧巴馬縮假返華府解危
總統奧巴馬縮短聖誕度假行程,昨日返抵華盛頓以跟進談判事宜,但國會方面未有動靜。參議院昨日復會,但日程未見提及財政懸崖問題。至於眾議院院長博納則繼續休會,表示若有方案可以交上議院待通過,會於48小時內召會全體議員。他周三與其他共和黨資深眾議員商量後,決定暫緩復會,這意味着周末之前眾議院都不可能通過任何解決方案。
博納在聖誕前夕提出的新削赤方案,在黨內激進派議員「叛變」和民主黨人拒絕支持下被否決,估計最終方案會在博納版本與奧巴馬版本之間取得妥協(見圖2),白宮正研究什麼方案才可得到大部分參議院共和黨人支持。

2012年12月27日星期四

將軍澳二手升溫 三日21宗 維景灣畔業主賠訂 提價54萬售出


【明報專訊】雖然平安夜(24日)天氣驟冷,但至昨日氣溫稍回暖,過去3天二手樓市也見好轉,其中將軍澳區表現尤其突出。代理指出,將軍澳過去3日錄得約21宗成交,而本月至今更有約180宗,較上月同期增約三成,區內維景灣畔一個983方呎單位,業主賠訂予買家後提價54萬元,最終以862萬元成功再售出,而將軍澳廣場亦錄呎價8179元破頂價成交。
一手盤方面,將軍澳天晉2期、九龍城曉薈等焦點新盤按兵不動,聖誕假期一手市場僅由貨尾盤撐場,估計平安夜至昨日3天,合共錄逾26宗一手成交(見表),與去年聖誕假期銷情相若,當中元朗尚悅成為贏家,其間共售至少15伙,據悉不少買家都是在參觀房協「置安心」項目青衣綠悠雅苑後,轉軚購買私樓的人士。
尚悅昨沽逾10伙 本地客居多
新盤市場過去3日累積售逾的26伙中,逾半數來自恒地(0012)及新世界(0017)合作的元朗尚悅,單計昨天「拆禮物日」沽逾10伙,售出單位主要屬565至603方呎兩房細戶型,呎價6700餘至7200餘元(單位銀碼370萬餘至430萬餘元),買家基本全屬本港用家,未聞買家額外印花稅(BSD)成交個案。不過,代理消息指出,九龍城御•豪門一個高層1214方呎C單位,獲內地客洽購;以售價2102.4萬元計,該內地客如落實購入單位,需付15%BSD約315萬元。
代理表示,由於房協綠悠雅苑遲至明年4月才發售,加上樓花期長約3年,令不少睇樓客轉軚購買銀碼相若的細價私樓,從而令尚悅受惠。尚悅本月迄今已售約115伙,使樓盤10月26日(即BSD生效前一天)推出至今,累售單位總數增至近535伙,套現逾22.1億元。
同時,信置(0083)牽頭的大埔溋玥、長實(0001)荔枝角一號•西九龍,過去3日均售約4伙。
將軍澳廣場 呎價8179元破頂
二手方面,美聯首席高級營業經理林振聲指出,將軍澳過去3日錄約21宗成交,令本月迄今累積成交宗數近180宗,較上月同期約140宗升逾28%;而將軍澳廣場亦錄破頂成交,第5座高層747方呎、望海景F室,以611萬元易手,呎價8179元,創屋苑新高。
另維景灣畔假期內至少錄兩宗成交,其中一宗屬原業主賠訂予買家,再成功轉售的個案,新售價更於短短近兩周內,(比原先售價)調高54萬元;單位為第13座高層E室,建築面積983方呎,本月中本來以808萬元沽出,但原業主之後寧願向買家賠償訂金約28萬元,再於聖誕當晚以862萬元售出單位、呎價8769元。
太古城本月25宗成交 按月微升
港島藍籌屋苑太古城交投表現亦不錯,過去3日累積錄逾10宗成交,令本月成交總數增至約25宗,略高於上月全月24宗紀錄;最新成交包括銀星閣高層一個905方呎B室,作價1243萬元,呎價高見13,734元。另智星閣底層785方呎「縮則」、外望水管喉位的3房單位,剛以778萬元成交、呎價9911元。
元朗YOHO Town 2座一個高層525方呎兩房戶,亦以401萬元易手,呎價7638元,屬同型單位新高呎價紀錄。
明報記者 林可為 鄒凱婷

2012年12月26日星期三

溥儀侄女:地產霸權是新皇帝 居港20年 04年低位賣樓未能再「上車」


【明報專訊】滿清格格不一定遙不可及,本報發現,清朝道光皇帝的第四代後人、末代皇帝溥儀的侄女愛新覺羅文嘉,原來已居港20年,一直從事國畫繪畫事業。8年前,文嘉把鰂魚涌單棟樓的單位以低價賣出,今天樓價翻了幾番,現只能租住康怡花園一個500方呎單位,月租1.3萬元,開支佔了她月入一大截。文嘉說﹕「以前我們皇族就是最大的特權階級,現在『地產霸權』就是新的特權階級,他們就是皇上。」
月租1.3萬元 佔月入一大截
將屆七旬的文嘉本月接受本報專訪時談及香港的住屋問題﹕「政府就算推出居屋,居屋我們也不敢買了,你看號稱『居屋之王』的康山花園,現在都七八千一呎了,誰買得起呢?」
文嘉1992年初來港,租住鰂魚涌一唐樓單位,97金融風暴後樓價跌,文嘉偕家人在2000年投入數年積蓄購入英麗閣一間兩房單位。然而,不久家中添丁,遂轉租太古城3房單位,而英麗閣物業則在04年低位沽出。根據中原城市領先指數,香港樓價自04年初40點低位,攀升至今近120點(97年基數100)。至今,文嘉她們仍沒有機會「上返車」。
經歷九七SARS:誰敢現在買樓?
「以前老是搬來搬去覺得沒什麼,現在年紀大了,不想動了。」文嘉嘆道,「我們中國人的思想就老覺得要有自己的房子。可我現在住的這個單位成交價五六百萬元,要我一筆過買斷,誰有那麼多錢啊?供樓吧,我們都是經歷過97、SARS樓市崩盤的人,誰敢現在買?」她搖搖頭,補充說﹕「以前我們皇族就是最大的特權階級,現在地產霸權就是新的特權階級,他們就是皇上。」
雖然離京多時,文嘉在北京還有一套房,面積約900呎。兩地相比,文嘉批評香港居高不下的樓價,是影響市民生活質量的罪魁禍首﹕「我現在還在每天畫畫,房租我還交得起,以後實在不行了,就回北京去。可你看我兩個女兒,快40歲了還沒有自己的房子。我的前同事退休時拿100多萬元強積金,但還要每月交租,後來很快就要出去找兼職。」
文嘉一家四口(丈夫、兩女)由北京移民香港多年,幾經搬遷都不出鰂魚涌,雖然社交圈子不大,文嘉卻很關心香港時事。女兒恒錦說﹕「我媽就喜歡在家聽香港電台,收音機一天24小時不關的。」
文嘉關心香港人生活的點滴,對社會有一套看法﹕「香港政府根本不理解香港市民的生活﹕比如說樓價高,老百姓租屋辛苦,而公屋『世襲制』的受惠者卻很多都是有錢人,我甚至認識住公屋的人在內地有車有房。」
談曾蔭權涉貪 「應揪出來批鬥」
不過,對香港法治完善的社會,文嘉高度認同,「香港這個地方住慣了,回北京就不習慣了……回內地不找熟人託關係不易辦成事」。從新聞得知前特首曾蔭權涉貪時,文嘉和女兒說,現在樓價高企原因之一,就是曾蔭權在任幾年不作為,還學了內地貪腐歪風,「這種人應該揪出來批鬥」。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