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0日星期三

市場正在為歐元區解體做準備


http://hk.biz.yahoo.com/111130/364/4cygq.html  
11月 30日 星期三 10:12 更新
《華爾街日報》 --為日交易額達4萬億美元的外匯市場提供平台的各大公司目前正在進行系統測試,目的是讓這些系統可以處理那些曾一度被擱置的歐洲貨幣的交易。 
毅聯匯業集團(ICAP PLC)周日說,正在對電子交易系統進行測試,以便為希臘(新聞 - 網站 -圖片)可能退出歐元區以及該國曾經的貨幣德拉克馬重返市場做好準備。毅聯匯業集團運營著全球最大規模的銀行間貨幣交易系統。
知情人士稱,外匯交易結算系統CLS Bank International正在進行「壓力測試」,為歐元區解體做準備。該系統為多家銀行提供了外匯交易結算平台。
這些舉動表明,外界對可能至少有一個國家將離開歐元區的擔憂正在加劇。很多銀行、分析師和投資者都說,歐元區解體的可能性與日俱增,而他們則正在為此做準備。歐元區無論是全部還是部分解體,都可能會讓希臘德拉克馬、德國馬克或意大利(新聞 - 網站 - 圖片)里拉等貨幣重返市場。就在幾個月前,這一前景似乎還遙不可及,但如今越來越多的分析師和投資者稱,就算歐元區不會解體,他們也必須做好準備,因為他們別無選擇。
很多人對歐元區崩潰對金融業產生的衝擊(甚至可能會造成全球性金融危機)表示擔憂,但具體處理這一問題的重任將在很大程度上交由外匯市場的內在運作。對外匯交易系統的運營方來說,這是自1999年歐元區成立以來的最大挑戰。
歐洲領導人仍在努力尋找解決歐債危機的辦法,不過投資者已經對這些領導人控制不斷蔓延的危機的能力失去信心。上周五,意大利短期國債收益率創下歐元區成立以來的最高紀錄,而上周早些時候西班牙(新聞 - 網站 - 圖片)的國債拍賣也出現了類似情形。甚至被認為是歐元區安全核心的德國在上周拍賣國債時,也迎來了令人意外的疲弱需求。
幾位政治人物均承認,目前的形勢越來越危險。意大利總理蒙蒂(Mario Monti)上周五說,歐洲最高領導人提出了終結歐元的可能性。他們在與蒙蒂的一次會晤中承認,意大利的緊縮措施若是失敗,很有可能意味著這個17個成員國組成的貨幣聯盟將告終結。
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George Osborne)周日說,英國政府這幾個月加強了規劃措施,目的就是為歐元區可能發生的解體做準備。英國雖不是歐元區成員,但卻是歐洲的金融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外匯交易中心。
奧斯本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採訪時說,德國和法國等國家現已公開質疑希臘等國是否應繼續留在歐元區內。他說,現在的處境非常艱難,非常危險。
歐元區領導人定於本周再次碰面,試圖表達各國對遏制歐元區不斷膨脹的債務的舉措的支持。已經提出的建議包括擴充救助資金等,有些決策者要求歐洲央行 (European Central Bank)採取更多行動提振政府債券市場。近幾個星期以來,歐洲主權債務收益率大幅飆升。
獨立研究公司GaveKal Research的分析師上周五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機構投資者開始瘋狂地快速審視後歐元時代的各種可能情況,這一點越來越明顯;投資者在考慮這些選擇,僅僅這一事實就凸顯出歐洲債市目前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信譽。
即使金融機構認為出現最壞可能的機率並不是很高,他們也會準備防範出現最壞的可能,這種做法並不少見。
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駐倫敦(新聞 - 網站 - 圖片)分析師上周五公布了一份報告,指出如果歐元區解體,歐元會如何反應,並對從德國馬克、法郎到意大利里拉等貨幣的價值進行了評估。分析師寫道,儘管歐元區解體的可能性並不大,卻也值得考慮。
包括日本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在內的其他銀行的分析師也公布了討論歐元終結前景的報告。野村建議客戶查看所持歐元計價的債券的合約條款,以便弄清這些債券是否可能被轉換為以德拉克馬等地方貨幣計價,這些貨幣可能迅速大幅貶值。
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上周說,調查的1,000個客戶中有近一半認為,2012年至少有一個國家會退出歐元區。
毅聯匯業的高管說,他們做的準備工作重點放在界定德拉克馬與其他貨幣之間的關係,以及可能如何給出貨幣對的報價。
毅聯匯業負責業務發展及研究的執行副總裁布朗(Edward Brown)說,造成形勢急轉直下的原因是客戶的擔憂。
這些高管說,該公司一直在進行技術測試,如果該技術實現,設有證券交易業務的銀行可以進行德拉克馬兌美元和歐元的交易。他們說,近幾周採取的措施是為了以防萬一,除非市場狀況要求,否則德拉克馬不能用來交易。
毅聯匯業等公司正在試圖預測,如果歐元區真的解體,在最初幾小時或幾天的震盪期間,可能會發生甚麼事。
毅聯匯業高管說,他們提出的德拉克馬方案在一旦多種貨幣退出歐元區時,可以被用作應對後果的一種方法。該公司已經重溫了針對外匯現貨交易和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的舊德拉克馬模板。10年前希臘加入歐元區後這一模板被束之高閣,它是交易配對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
撰稿:華爾街日報KATY BURNE

2011年11月23日星期三

Exotic Option


 http://en.wikipedia.org/wiki/Exotic_option



In finance, an exotic option is a derivative which has features making it more complex than commonly traded products (vanilla options). These products are usually traded over-the-counter (OTC), or are embedded in structured notes.
The term "exotic option" was popularized by Mark Rubinstein's 1990 working paper (published 1992, with Eric Reiner) "Exotic Options", with the term based either on exotic wagers in Horse racing, or due to the use of international terms such as "Asian option", suggesting the "exotic Orient".[1]
Consider an equity index. A straight call or put, either American or European would be considered non-exotic (vanilla). An exotic product could have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features:
Even products traded actively in the market can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otic options, such as convertible bonds, whose valuation can depend on the price and volatility of the underlying equity, the credit rating, the level and volatility of interest rates, an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se factors.
These instruments are often created by "financial engineers".

Contents

  [hide

[edit]Examples

[edit]References

[edit]Further reading

  • Haug, Espen Gaarder (2007). The Complete Guide to Option Pricing Formulas. New York: McGraw-HillISBN 0-07-147734-9.
  • Banks, Erik; Paul Siegel (2007). The Options Applications Handbook: Hedging and Speculating Techniques for Professional Investors. New York: Wiley. ISBN 0-07-145315-6.
  • Kuznetsov, Alex (2006). The Complete Guide to Capital Markets for Quantitative Professionals. New York: McGraw-Hill. ISBN 0-07-146829-3.
  • Kyprianou, Andreas E.; Wim Schoutens, Paul Wilmott (2005). Exotic Option Pricing and Advanced Levy Models.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ISBN 0-470-01684-1.
  • Rebonato, Riccardo (1998). Interest-rate Option Models: Understanding, Analysing and Using Models for Exotic Interest-rate Options. New York: McGraw-HillISBN 0-471-97958-9.

[edit]External links

產經&U:學科各異 目標一致 我要闖金融圈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11116/00269_001.html

不知不覺,明年畢業的大學生現階段已踏入「搵工」季節,而投資銀行亦已率先在各院校揀蟀。為了進軍金融界,大學生們均用盡方法、做足準備工夫以突圍而出,究竟他們有甚麼策略去「過關斬將」? 

鑽研財經時事 裝備自己

Timothy 港大國際商業及環球管理學系 二年級
就讀港大金融學科的Timothy坦言,一直都朝着金融界進發,對顧問公司及投資銀行的工作都有興趣,現已開始積極備戰,為面試作好準備,「金融機構都重視學生對財經時事的個人見解,所以對歐債危機及溫州民企事件等議題要很熟悉,不但要說得出資料性的東西,還要分析出事件對公司及客戶的影響。」在求職時,學歷與課外活動往績固然重要,但Timothy認為,人際網絡亦不可缺,他參加了學校的師友計劃,與摩根大通及電能實業(00006)的高層會不時見面交流,「在他們身上,我得到很多第一手資料,知道他們每日要處理甚麼事情,以及能夠了解他們對一些經濟議題的看法。」
Timothy重視工作經驗,到過私人銀行做實習,現時於一間私募基金投資公司做兼職,負責前置工作,如分析公司的財務報告、資產負債表及製作財務模型等,以了解其發展策略及行業前景,「工作之一是協助上司,預測企業未來10至15年的前景、計算每年的收入及支出等。在進行研究的時候,可以深入認識到某些行業,如飲食業就最受舖租及原材料價格影響。」因工作關係,常接觸到不同金融資訊,他自言在個人投資上變得更為精明,「以往只會投資滙控(00005)等大藍籌,但在金融機構實習後,發覺到有更多具價值的股票,如招金礦業(01818)、中石化(00386)及中國平安(02318)等。」

作多方面嘗試 發掘興趣

David 港大工商管理學系 三年級
當不少大學生還在寄求職信的時候,David就比他人幸運得多,已獲得一間英國私人銀行的聘書,在畢業後履新,「我在今年暑假到該銀行做實習,與上司一起會見客戶,以及替他搜集匯報資料。」由於實習時表現良好,令他得到公司的青睞,「我頗喜歡那兒的工作性質,所以很快接受了該公司的聘請,相信會是個很好的經驗。」除了今年的實習,他去年曾在一間證券公司做了半年兼職,不過見同事做到「金睛火眼」,就發覺自己志不在此,「當時眼見負責股票買賣的同事,所承受的壓力十分大,我就覺得自己不適合在證券公司工作。」他感慨地道,最重要的是選對自己喜歡的工作,才能夠加倍投入。
David在大學裏,也會參加不同的師友計劃,擴闊自己的圈子,「在學校裏,教授很少會跟你談及行業心態,但有很多師兄師姐都是在金融界工作,在他們身上反而知道得更多。」課堂以外,他視投資為一種實習,考考自己的眼光,但他多作長線投資,「如要短炒股票,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和心思,所以我多數都會長線持有,而內地水泥股長遠定必會受惠於國家政策,是我的心水之一。」

休學修煉職場 軟技巧

Anson 港大計量金融系 二年級
香港大學生普遍都先完成學位,然後才踏入社會工作打拚,而Anson所選的路卻有所不同,他修畢二年級的課程後,不理父親的反對,今年毅然休學一年,到恒生銀行做實習,擔任恒生商業銀行客戶關係部助理副總裁。他稱:「『老竇』當時的想法是應該一氣呵成,先讀書後工作,無必要休學一年去工作,但是我覺得既然有這個機會,當然要去嘗試,看看金融行業是否最適合自己。」他在該銀行的客戶服務部工作,在職位上獲益良多,無悔當初的決定,「職場上有很多『軟技巧』是書本上無辦法學得到的,卻可從上司身上得到啟發,例如在見客的時候,他跟客人永遠都有談不完的話題,很擅於打交道,我真是要多多學習。」
考獲金融專業資格,求職時可謂錦上添花,Anson比別人早一步,已考獲CFA(財務分析師)一級試,計劃明年挑戰二級試,「CFA的認受性高,所以想及早取得資格,日後若想做分析工作,會有很大幫助。」Anson形容自己喜歡挑戰,明年他也計劃去考HKSI的試(證券及期貨從業員資格考試),日後便可擔當證券銷售的工作,另外也會考保險試,希望日後可以出路更廣,以作多方面嘗試。

2011年11月22日星期二

我在投行所賺的


【iMoney智富雜誌—ibanker教室】
在不同的投行打拼多年後,我去年「退休」重回母校任教,發現學生總在問怎樣可以進入投行賺大錢。但大部分人只聽過投行這個名詞,對工作並不了解。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系副院長早前邀請筆者與該系本科生分享求學與工作經驗,這裏再跟讀者分享。
我學的是經濟學,很多學生覺得理論很多,但沒有實際用途。但在我的經歷中,學識是非常有用的,並非光用來考試。
當年我會考成績優秀,但本科時沒有選擇熱門的工管,而選了既辛苦又看來沒有太好前途的工程,為甚麼?因為那時少不更事,覺得學甚麼「人事管理」、「領導才能」實在是胡扯。我不是認為這些科目沒



用,但是20歲不夠、只幹過10份兼職的我,自覺沒有人生閱歷,實在難對管理有所體會。
更重要的是,聽當時的工管系師兄們形容課程,好像只要穿套西裝做簡報,混混日子就可以畢業,容易得很。當然,誰不想泡泡妞、吹吹水,便輕鬆完成大學?我沒有自虐狂,但我不相信不勞而獲,所以寧願選要多唸一點書的辛苦學科。後來我看到在投行工作的人中,尤其在倫敦(新聞 - 網站 - 圖片)、紐約(新聞 - 網站 - 圖片),本科唸工管的寥寥可數。為甚麼?因為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輕度的投入,只能換來有限的回報。
────────────────────
一、練精學懶終事敗
老闆願意請我,是因為我為老闆賺的錢比他付我的工資要高。如果我生產力低,要不他早發覺把我幹掉,要不他因此虧錢破產。無論怎樣,長遠來說我都會失業。可不可以成為公司唯一沒有學識、不用工作,但憑其他人賣力工作令公司賺大錢而從中獲益呢?我的經驗是假裝工作而不被老闆看出,非常困難。撒謊比說真話難得多,好的謊言要計劃周詳,所耗的精力遠比獲得的好處大。曾經同時間有兩個情人的大概比較理解這道理,隱瞞實在是很累的事情。
但我們總是見到很多尸位素餐或坐領乾薪之輩,可不可以模仿他們的策略呢?如果把一個杯裏的油和水弄混,有些油可能在杯底,但是慢慢會浮到水面來,只是時間問題。假定沒有能力的人給人發現的機會只是每年1/3,10年下來,還沒有給人發現是庸碌無能的機會便少於2%(2/3的10次方)。
由於淘汰需時,而每年有大量新人進入就業市場,聘用機構弄錯的機會便很大,所以很容易見到不甚了了的人幸運地拿到好工作。但是過了十來二十年,人到中年時,無能之輩基本上都給淘汰了。在經濟學中,這叫賭徒末路問題(或賭徒破產,Gambler's Ruin)。我們可以用嚴格的數學證明,只要每一場賭博你贏的機會率低於50%一點,長遠來說你一定破產。這也是賭場賺大錢的原因。雖然進賭場的人還是很多,傻呼呼在那兒的人也不少,但這不表示進賭場是賺錢的好策略。正如我的夢想是希望當個尸位素餐的經理,只是實現的機會很低。
────────────────────
二、飛黃騰達靠口碑
更重要的是,即使騙得過老闆,更難的是騙過整天跟你一起工作的同事。你以為同事、同輩朋友和下屬不能直接影響你加薪升職,一個跟你沒有任何利害關係的人的真誠推薦,是成功最重要的契機。
世界所有機構都想要真正的人才。理由很簡單,只有真正的人才才有能力賺錢。但是僱主很難在一兩次的面試中看出真正的實力,而希望魚目混珠的非常多。在經濟學中,這叫不對稱信息問題(Asymmetric Information)。尋找人才需要很大的精力與技巧的。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有值得信賴的人的推薦,便可以避免很多這些問題。劉備三顧草廬,就是因為司馬徽說「臥龍、鳳雛其一可安天下」和徐庶推薦的緣故。
沒有利害衝突的推薦才會令人相信,正如廣告,你會相信你朋友推薦的產品多於相信廣告。所以想平步青雲,拍老闆馬屁並沒有如很多人想像中有用。不相關的同事去了另一家公司後對你由衷的讚賞,很多時候可以是飛黃騰達的原因。
大部分希望進入金融業的學生,都是覺得金融人員賺錢比較多。我在投行當上董事總經理,混得算可以了,但在我朋友當中,以財富論只是中等而已。有一位美國朋友因為喜歡研究搜索算法的關係,多年前加入了一家小公司,那家公司叫Google。另一位蘋果迷在九十年代中,蘋果快倒閉的時候,進去當工程師。盡管他們從沒有想過發大財,但是財富要來,擋也擋不住。
────────────────────
三、挑你喜歡的工作
我面試前僱主高盛時是1998年,也就是亞洲金融危機和俄羅斯債券違約後,不幸的是我選的正是定息債券、外匯與商品部(Fixed Income, Currency and Commodity)。1998年那部門有2/3的人給裁掉,主席John Corzine也下台了。在科網股熱潮的年代,所有人都認為去互聯網公司更有前途。獵頭公司找我去高盛見工,是因為高盛當時需要一位精於軟件工程和數學的人,去做利率和外匯衍生工具的計算和買賣,我的博士研究正好與此相關。
利率的波動是以多少個基點(0.01%)來算,大部分人都覺得非常無聊,這在當年是非常冷門的工作。跟天天見報、穿著筆挺名牌西裝的上市和併購部的同事相比,我實在是土得可以。我媽媽聽了以後,第一句話是:「要做銀行,為甚麼不到獅子錢莊做點正經的事情?」但是我因為喜歡軟件和數學,所以一幹便十多年,直到退休。往後衍生工具竟然成了銀行主要業務,是始料不及的事情。
市場難以預測,工作的前景也不可預測。如果可以預測,所有人都去了那行業,供應增加,回報自然會低。這叫無套利原理(No Arbitrage Principle)。所以沒有特別好的工作,同學們也不用問我怎麼挑工作,選工作時挑你喜歡的,不必跟風。選了以後就不要三心兩意,坐這山望那山,把自己培養成有真材實料的人員。
行行出狀元,是我工作廿多年後體會的道理。我不認為有一些學科或工作特別好或有用。重要的是成為你所選的領域的出色人物。選科只要看一件事,如果教你的老師讓你可以不用唸書便輕鬆拿好成績,那是不值得唸的課,因為對你將來賺錢一定沒有好處。
────────────────────
撰文:王澤基、潘凱媛
資料整理︰潘凱媛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 - 網站 - 圖片)應用金融學教授、牛津(新聞 - 網站 - 圖片)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課程主任前巴克萊銀行常務董事,逾十年投資銀行工作經驗。

2011年11月18日星期五

東九起動 印度炒家密集出擊 2011年11月18日(Fri)




http://news.28hse.com/20111118/10128/
■利嘉閣指出,10月工商物業成交合計300宗,重上正常軌道。資料圖片
新聞分類 工商舖
2011年11月18日(Fri)
«香港屋網 28Hse.com»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梁悅琴)自施政報告公佈九龍東將會起動下,即時吸引投資者及用家聚焦東九龍工廈及寫字樓,觀塘敬業街55號中高層G室剛獲印度籍投資者於不足兩個月急速「摸貨」獲利55.6萬元。利嘉閣(工商舖)地產高級市場部經理衛德倫指出,10月工商物業市道已重上正常軌道,合計達300宗成交,涉資15億元,預期11月重上400宗水平,金額20億元,按月回升33%。印度客「摸出」3個工廈單位
 中原(工商舖)寫字樓部助理營業董事郭錦超表示,受到住宅物業限制轉售所限,不少住宅投資者轉移視線至九龍東商廈市場尋找投資機會,觀塘敬業街55號中高層G室,面積約840呎,剛以每呎約6,500元摸出,涉資約546萬元。據悉,印度籍投資者於今年9月以每平方呎約5,832元向億京購入中高層其中8個單位,隨即將單位推出市場放售,是次單位持貨不足兩個月之內急速獲利55.6萬元,升值約11.4%。據市場資料指,該印度籍投資者已先後「摸出」上址其中3個單位,涉資約1,880萬元。
 利嘉閣(工商舖)地產高級市場部經理衛德倫表示,10月中施政報告提出起動九龍東之後,即帶動觀塘及九龍灣一帶東九龍區的工廈的睇樓量及查詢量相對9月時上升15%。部分投資者已從一線及樓齡較長的工廈著手尋寶,趁早吸納單位用作長線收租及投資用途。其中,九龍灣美羅中心2期中低層1室,面積約670呎,成交價約240萬元;觀塘成業工業大廈中層10室,面積約663呎,成交價近200萬元。
企業家5.2億購12層商廈
 衛德倫表示,10月粗略估計有超過近7億金額流入觀塘及九龍灣的商廈市場,市場錄得多宗過億元的大額成交,最矚目為觀塘敬業街49號16樓至22樓及27樓至31樓連32個車位及大廈連命名權的個案,由建生化工購入,該公司主席為現任香港塑膠原料商會主席鄭伯倫。是次交易涉及樓面面積約7.2萬呎,涉及資金約5.2億元,平均呎價約7,000餘元。
 另外,上述物業亦有6層樓面獲買家出價每平方呎約7,000餘元作預留,涉及資金約2.8億元。

美通脹減慢 QE3可期


http://hk.biz.yahoo.com/111117/369/4cl7r.html  
11月 18日 星期五 05:10 更新
【明報專訊】自本周起,意西兩國債券孳息率成為各國股市的「指揮燈」,其他的經濟數據似乎已經與大市無關痛癢。不過,周三美國勞工部公布,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月下跌0.1%,是4個月來首次下降,「通縮危機」重臨,令聯儲局有空間推出新一輪量寬措施(QE),是現時眾多壞消息之中的「好消息」。
  

CPI下跌 美通脹放慢成趨勢
美國勞工部公布,美國10月的CPI意外按月下跌0.1%,按年則上升3.5%,顯示通脹壓力有消退象;若撇除能源和食品價格,核心CPI則按月升0.1個百分點,升幅與9月持平。由2010年10月計起的12個月,只有今年的6月和10月的CPI出現下跌,並且自今年7月起,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按月增幅已經持續放緩,由上升0.5個百分點跌至10月的下降0.1個百分點(見圖),反映美國通脹放慢已成趨勢。





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在今年7月出席眾議院聽證會時表示,經濟疲弱持續時間或超預期、通縮風險可能重現,聯儲局會在必要時採取行動。當時這番言論被市場解讀為伯南克或會推出QE3。自此後,市場每逢聯儲局議息前,就會輪番炒作QE3的消息。但由於聯儲局內的鷹派和鴿派分歧嚴重,一直無法為QE3達成共識,聯儲局為免市場失望,亦承諾延長超低息環境及推出扭曲操作(OT),安撫市場情緒。
不過,通脹問題一直是美國的惹火議題,主因是聯儲局的通脹目標不是以CPI計算,而是用撇除能源和食品價格的核心CPI作為基準,令最影響民生的食品價格升問題,不能反映在聯儲局的貨幣政策,引來國民指責聯儲局只顧救銀行,不理人民的死活,間接埋下民眾對華爾街的不滿。
紐約(新聞 - 網站 - 圖片)聯儲銀行行長杜德理(William Dudley)今年曾為聯儲局採用核心CPI作為通脹目標護航,稱量度通脹應以全盤來看,並以舊款iPad降價為例,指通脹問題並不如想像中嚴重,隨即引來猛烈抨擊,有人更稱﹕「我總不能把iPad拿來吃」。
聯儲局的下次議息日期為12月13日,隨著美國通脹放慢,加上歐元受歐債危機打擊轉弱,反映美元強弱的美匯指數現時已重返78,接近聯儲局2010年推出QE2時的水平,故QE3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倘若11月底及12月初股市大跌,市場恐慌情緒再現,聯儲局在12月中宣布推出QE3,也可算是意料中事。
明報記者 謝德健

2011年11月16日星期三

歐央行救法債鞭長莫及/文﹕江宗仁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11116/Columnist/afb_afb_er.htm

歐央行救法債鞭長莫及/文﹕江宗仁
2011年11月16日

【明報專訊】歐元區兩星期內兩個總理下台,原以為政局會漸趨穩定,但意大利總理蒙蒂剛獲委任,因為要平衡各黨派利益未能迅速公布內閣名單,前總理貝盧斯科尼所屬政黨,更已要求提前大選,繼續爭吵不休,意大利10年期國債孳息又破7厘,可見市場逢高減持已成定局,下一焦點將是法國。



西班牙發債反應欠佳是意債息再度抽升的導火線。西班牙周二發行31.58億歐元12個月債券,孳息率升至5.022厘;18個月升至5.159厘,而上月18日兩者均處於4厘以下。說到底,歐債危機是一個政治問題,更已演變成信心問題,大家不信的時候,一切皆憂。

意債崩潰因信心不足

其實由92年開始,意大利公共債務對經濟比率便未曾低於100%(見圖),同期經濟增長平均為0.9%,其間雖然有多次金融危機,卻未曾如近期般狼狽,歸根究柢在於信心問題。意國明年再融資3、4千億歐元,相對於其逾二萬億歐元的經濟規模,償債有壓力但並非失控,但一來政治爭拗不斷,二來歐洲央行救市時縮手縮腳,加上強迫銀行集資加速金融機構拋售主權債,局勢一發不可收拾,在危機時刻,加強監管反而加深危機,而非增強市場信心,未知坐在辦公室的監管者是否知道後果之嚴重,銀行既要為歐豬債大減值,又要準備應付更嚴格的資本要求,如此形勢,只有兩條路﹕集資和出售資產減磅。

銀行被迫集資 只好拋售意債

歐洲央行周一發表統計數字,上星期僅購入了60億歐元主權債,意債息急升後急跌,與其關係似乎不大。

歐洲央行本應保持中立,購買主權債已是違反原則,幸前行長特里謝力排眾議開此先例,才把歐債危機拖延至今尚未終極爆破。市場人士亦相信,央行入市買債,既要撲滅火頭以免出現骨牌效應,亦要顧慮財赤貨幣化和降低主權國改革的積極性,不能多也不能少,結果只是將問題不斷拖延。財政改革是治本之道,但削減開支不會一蹴而就,未來兩年公債佔經濟比率續升,市場信心又如何恢復?

法債不設防 災難性料超意國

短期內,意債息率料續於高位徘徊,評級機構亦很可能會下調評級(根據債務違約掉期,應連降7級),這將影響金融市場氣氛,但不會是致命一擊,焦點是法國。法國與德國債息息差又創新高達到188點子,10年債息與保證金要求僅相差1個百份點,以本月上旬債息上升速度,隨時本月底已被加按金要求。另一個對法國不利的因素是歐央行現時入市買債的權限只針對歐豬五國,法國暫不列被救名單,法債變成不設防,一旦法國有何差池,震撼程度定必遠超意大利。

內地電力股近期強勢,主要憧憬通脹回落可加電價。今年煤炭價格反覆上升,近月環球股災亦未曾下跌,電價卻遲遲不獲上調,發電廠盈利嚴重受壓,無論是否聯手減產來逼宮,電企亦沒有任何誘因投資火力發電產能,取而代之的是電價吸引的新能源產能。

電企議價力升 潤電吼位低吸

華潤電力(0836)上半年發電量增加16.8%,售電量升17.2%,主因是產能由18,894兆瓦增加至21,059兆瓦,而集團旗下30座燃煤發電廠僅升1.8%及2.0%,可見業務重點全面轉向燃煤以外的發電業務。全國5大電力集團均主力發展新能源業務,燃煤發電的投資極少,隨中國經濟持續增長,電荒問題將日益嚴重,電企議價能力正在上升,相信不久將來會有利好消息出台。

潤電另一優點是積極拓展煤炭資源。由於深知上調電價難過登天,在母公司的支持下,潤電近年在山西、江蘇、河南及湖南省不斷收購煤炭資源。新近一次在今年3月,向華潤煤業收購大寧煤礦56%股權,總代價為6.69億美元。發展上游業務可有效對成本上漲,股價亦更具防守力。

走勢上,潤電過去一年在15元以上阻力重重,現價不宜追入,但始終煤炭資源及發電業務相互對,新能源發電則帶動中長線增長,業務佈局四平八穩,可候低吸納。

江宗仁

2011年11月15日星期二

市場分析多為事後解釋

http://hk.biz.yahoo.com/111114/369/4cgt6.html
11月 15日 星期二 05:10 更新

【明報專訊】近日慧雅談到歐債問題,並指出我們應要假設著,這將會是一持續困擾環球股巿的問題,在這情況下,我們是要慎防每隔一段時間,它就會跑出來衝擊下環球市場。不過想深一層,我們是否需要視此問題為一個無從克服的難題呢?


不宜過分認真看待

在投資巿場上,有著一個法則,就是無論事件看來有多麼的好或多麼的壞,終有一天巿場是會對它無動於中的。在這問題上,我們要注意的是,直接受歐債問題影響的香港上巿公司其實並不是那麼多。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明白巿場上永遠存在著一些噪音,又或一些似是而非,又或似非而是的解釋。基本上,無論市況是向好還是向壞,證券商和傳媒都總有些解釋,但若我們深究下去,會發覺這些解釋有時卻似是而非,又或互相矛盾。 有時同一個原因,股市向好時會說是因為它,但股市下跌時,亦可以同樣說因為它。因此,在跟友人聊天時,慧雅曾打趣地說,「消化了」是財經界的一個「無敵」概念,蓋任何解釋和預測,當它跟市況發展脗合時,大家都可以說這說法成立,但當它出現問題時,有時只消說已「消化了」,便又可「過骨」。

慧雅曾打趣跟友人說,有時大家不要對財經界人士給予傳媒的解釋看得那麼認真。從某角度看,它們的性質有時是有點像心理輔導。基本上,人性和人的心理,令我們對不明白的境況很容易感到不安,這相信亦是很多現象出現的重要原因。因此,慧雅曾打趣地跟友人說,分析很多時是為了要事後解釋,解釋有時是因為自己「唔識」,以及不想承認自己「唔識」。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2011年11月9日星期三

額外印花稅

http://www.ird.gov.hk/chi/faq/ssdexample.htm

再談止蝕價的作用

http://hk.biz.yahoo.com/111108/369/4ca70.html
11月 9日 星期三 05:44 更新

【明報專訊】昨天慧雅提到止蝕價,今回準備再作一點補充,希望讀者對這個問題的複雜性有深一層的體會。基本上,慧雅認為人心變化及趨向是決定股價的一大因素,因此技術分析可以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不過慧雅就一向對於純粹在圖表中「間幾條線」,作出的言之鑿鑿預測不大感興趣。



利潤可滾大 虧損不累積

以慧雅之見,止蝕價的主要作用乃是在於風險管理,在於為投資者提出一些指引,應在什麼時候宜檢討一下風險是否已超出可承擔的範圍,蓋慧雅相信「資本保存」是成功投資管理的重要原則之一。若讀者對該股的價值、自己的持貨能力,以及它與其他股票的相對價值仍然具有充分信心,大可繼續持有,甚至加碼,不過就要緊記,不會因為純粹不肯認錯而導致泥足深陷。據慧雅的了解,憑投資致富的投資大師約翰鄧普頓(Sir John Templeton),他著重的其中一項投資原因,便是「任由利潤滾大,但就要令虧損不會累積。」

另一方面,我們亦要明白,在現實世界中,股票是難免滲上一些所謂「紙張價值」的成分,可買到一些比其生意價值廉宜的股票的機會不是經常出現。理論上,我們可以說15元以下的中移動(新聞 - 網站 - 圖片)(0941)是一個比它的生意價值遠低的水平,怎樣也不用止蝕,但這樣的機會是要多久才出現一次?除此之外,雖然我們可對中型的「紙張價值」波動置諸不理,但對因資金大幅撤退,或政冶經濟前景轉壞引致的長期跌市的風險不宜低估,在情下,資金保存是最重要的。蓋一旦市開始「步出隧道口時」,誰擁有較多資金,就很可能成為未來的贏家。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額印快滿歲 二手交投續低迷 稅率降至5% 料業主仍觀望

http://hk.biz.yahoo.com/111108/369/4ca7d.html
11月 9日 星期三 05:49 更新

【明報專訊】政府去年11月推出額外印花稅(下簡稱額印)至今快將1周年,現時短炒活動幾乎絕,樓價由去年12月至今保持平穩,累積升幅僅約一成。由於現時沽售物業回報不高,市場預期業主多繼續持有物業觀望。十大二手屋苑本月首周成交僅34宗,較上月同期64宗,大跌近47%,其中荃灣愉景新城更仍未「破蛋」,足見買家入市信心依然疲弱。


額印措施於去年11月20日正式生效,物業成交後首半年易手需支付15%額印,6個月至12個月內易手則需支付10%,12個月至24個月內易手需支付5%。換言之下周六(19日)將屆滿1周年,稅率將下降至5%,惟二手市場交投量及放盤量暫未有因此上升。以本月首周成交量計,十大屋苑交投皆無增加,更有7個屋苑比上月同期下跌,其中愉景新城捧蛋,康怡花園(新聞 - 網站 - 圖片)亦只錄1宗成交,較上月同期的8宗大挫八成多,跌幅最勁。

樓價平均升9% 不夠交額印

美聯研究部指出,以全港100大屋苑計算出的平均呎價計算,去年12月平均呎價5276元,至今雖上升至5758元,但升幅僅9.1%,不及6個月至12個月內易手時需支付10%的額印費用。美聯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年內由於政府多次出招,加上外圍經濟波動,令過去1年樓價升幅有限,額印後入市的業主根本難有誘因沽樓。他又稱,額印措施出台後的買家,大部分均為用家及長線投資者,短線炒家比例不多,因此雖然近月樓價及成交均有所回落,但樓價未出現較大的沽壓。

理大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亦指出,額印推出1周年已見成效,市場上短期買賣減少,亦減低了樓價短期波幅,買家的情緒波動亦下降。

綜合前線代理亦指額印實施後,投資者固然被綁,但真正用家同樣受影響。代理指出,過去1年入市的短線投資者不多,大多為以長線收租為主,故此額印屆滿1年,放盤量也不見增多,相反更不斷萎縮。

海怡全海景戶 減價12%易手

二手市場交投零落,繼續出現低價成交。利嘉閣(新聞 - 網站 - 圖片)經理周世康表示,鴨洲海怡花園屬樓王級的10座中層G室,面積1100方呎,享全海景,以980萬元成交,呎價8909元,低同類單位8%;業主原叫價1100萬元,終減價至980萬元成交,減幅達12%。業主於05年以620萬元購入,經是次轉讓帳面賺360萬元,買家為投資客。

另外,新地將軍澳天晉開售後,區內原本近冰封的二手市場亦開始錄得成交。世紀21分行經理魏士良表示,將軍澳城中6座高層H室,面積810方呎,成交價512萬元,呎價6321元,較同類單位低5%。原業主於07年以347萬元買入該單位,經是次轉讓帳面獲利165萬元,買家為區內換樓客。

明報記者 鄒凱婷

2011年11月7日星期一

按揭熱線:車位成交大升逾倍

http://paper.wenweipo.com/2010/06/18/MR1006180006.htm


[2010-06-18]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經濟分析師劉圓圓

 車位的投資額遠較住宅單位或商舖為低,若加上地理位置優越、供應量有限,其升值潛力不容小覷,因此近年來車位成為不少投資者的心儀項目。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本港車位成交逾732百宗,按年大升逾1倍,並創下08年11月以來的單月新高。車位成交暢旺,與發展商放售旗下車位有很大關係。

 數據反映,5月份荃灣朗逸峰車位成交宗數達186宗,佔比最大,佔全港屋苑之首。大部分購買車位的人士,均看好車位的回報潛力。置業人士可依循三個方面去評估車位的價值:地理位置、鄰近商業大廈或私人屋苑的車位供應量、屋苑單位與車位之比例。

獨立車位按揭最高按7成

 置業人士可購買獨立或連物業車位,值得留意的是,本港並非所有銀行會為獨立車位承造按揭,而且按揭息率亦較樓宇按揭稍高,供款期一般由10至15年不等,按揭成數最高為7成。據了解,銀行一般會將獨立車位列入投資用途,因此按息會稍微提高。目前,市場上「至抵」的車位按揭優惠為全期按息P-2%至P-2.5%(P現為5.5%),罰息期一般為3年。

 若連同物業購入之車位,可一併與物業一同申請按揭,這樣銀行提供的車位按息率可低至目前住宅按揭息率之水平,還款年期亦可劃一。現時住宅按揭計劃有P按及H按計劃,按息可低至P-3.1%,或全期H+0.7%,上限P-2.8%,供款期可長達30年,更可獲現金回贈等,當中按揭條款較獨立車位按揭明顯優勝。

理財多面睇 李兆波11月 7日 星期一 完美之理財觀


http://hk.biz.yahoo.com/111106/366/4c7bw.html

近日股市大為波動,人們紛紛尋求將財富增值。而香港社會節奏急速,人人亦為著他們之生活去拼博,我們更為了小小的「著數」花盡無比心思。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怎麼才會能完美地理財?答案是不可能,就算是富可敵國的富豪,雖然生活無憂,但仍要為業務王國的增長而奔波,否則業務一落千丈,難以向股東及祖先交代。 我想完美理財之首是健康,沒有健康,甚麼也談不上。可惜健康往往是我們忽略了最重要的理財特質,這不只是身體上的健康,還有心靈上的健康。心理上的健康與理財之道有甚麼關係?當然有吧,你們想想,若你們有億萬財富,但弄致終日誠惶誠恐的話,那對自己又有甚麼好處呢?另一方面,有些人天生有些疾病,或是應付不了現在充滿壓力的工作環境,這都有礙他們的財富管理。曾有不少例子說明就算是大型上市公司的高層,都會因疾病而要退下火線,甚至很快便離世。

因此,身體健康,知足常樂是理財之首。在實際層面,你可以將將薪金分為4份,交稅者為5份。先交稅,後使用。把30%作為生活費,因為生活是人人都必須的,也是理所當然的,人工作也是為了生活。另外30%為給父母之用,因為父母養育子女成材,給他們家用也很應該,而作為子女,應有此念親恩之心。想深一層,能給錢予父母代表你有能力,況且能給予家用的日子也不會很長,要好好珍惜。

餘下30%為儲蓄,包括強積金的10%。儲蓄是為不時之需,有朋友就是因為沒有儲蓄,所以在她失業時,驚恐萬分,幸有朋友相助,才能渡過難關。有信仰的把10%為十一奉獻,若沒有信仰者,可作為慈善用途,當以積福。筆者相信善有善報,多作善事,幫助弱勢,社會才得以平衡和諧。

致於有讀者會問,若我的薪金只有8000元,那怎能以30%作生活費。答案是可以的,若薪金是8000元,30%即是2400元。有朋友的而且確是不需要花2400元作生活費。因為她上班時是帶飯的。而且是找一些在住所附近的工作,車費亦只是數百元左右。因此她的生活十分知足愉快。相反,有人覺得8000元當然是不夠,亦有人8萬元也不夠,有些終日煙酒不離,常玩至通宵達旦,可能未老先衰。

世上沒有完美的理財之道,是在乎你怎麼樣看「完美」,能知足健康是很不錯了。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導師

2011年11月4日星期五

裁員風潮降臨全球金融業

http://hk.biz.yahoo.com/111103/364/4c4x8.html
11月 4日 星期五 06:42 更新

《華爾街日報》 --從日本到瑞士(新聞 - 網站 - 圖片),多家金融企業周二紛紛公布大幅削減開支的計劃,一種瘦身後的華爾街新形象進入人們視野。一天之前,大宗商品經紀商全球曼氏金融(MF Global Holdings Ltd.)按美國破產法第11章申請了破產保護。 金融危機之前,全球金融行業擴張至史無前例的規模,在極不景氣的時候,其規模也只是略有萎縮。現在,這個行業正在展開一場大規模的節約行動。

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 Inc.)將其年度成本削減目標提高到原來的三倍,達到12億美元,新增削減額度主要集中在歐洲。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 Group)說,它將在四個月以來的第二輪裁員行動中砍掉1500個職位。

在這兩家公司之前不久,世界上很多大公司都展開了瘦身行動。瑞銀集團(UBS AG)8月份宣布將削減崗位3500個,預計其管理層還要進一步收縮當年意氣風發的投資銀行部門。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7月份說,預計會削減1000個職位,但這個數字已經被超過,而知情人士說,裁員數量可能還要上升。上個月,高盛報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季度虧損。

人員是華爾街到目前為止的最大成本,所以大規模裁員是利潤不景氣時期的常見現象。但一些行業高管和分析師認為,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存在監管收緊、市場不明朗、經濟增長遲緩的情況,在銀行為此做準備之際,當前的裁員行動可能會比以往持續更久時間。

律師事務所Katten Muchin Rosenmann LLP.合伙人兼高管就業事務部董事長埃克豪斯(Steven Eckhaus)說,華爾街正在被大規模地挖空,這並不是一個繁榮與蕭條的周期。

政府數據顯示,2007年到2009年,全美證券行業就業人數下降了9%,隨後部分恢復,最近達到811,700人。裁員還不是困難公司動用的唯一工具:由於連續第二年業務不振,全行業從業者都在為年終獎減少做準備。

對於很多曾在上次危機中撿到機會的銀行從來者來說,現在的裁員行動可能讓他們大感意外。2008年危機期間,野村和瑞銀等公司曾在失業銀行家當中精挑細選,給他們提供大額薪酬方案和獎金,期待著能夠趁著經濟復甦大撈一把。

野村在2009年招了將近1000人,並在收購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歐亞部門一年之後承諾擴大美國投資銀行部門。2010年,瑞士信貸在商用地產等領域大舉招聘,瑞銀為其固定收益部門增加了至少300個人。

在證券行業典型的興衰循環中,這些銀行壯大起來,對衰退的結束和市場的好轉做出回應。瑞信、高盛和瑞銀拒絕置評。

這一戰略暫時奏效了。隨著利潤的大幅增長,2009年成為近幾年銀行業歷史中業績最好的年份之一。

不過,復甦並沒有以華爾街公司預計的方式持續下去。由於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和全球增長預期放緩所造成的市場動盪,今年併購交易一直很清淡。

2011年前10個月,投資級債券銷售較2009年同期減少30%。據Dealogic的數據,全球併購活動只相當於2007年前10個月的60%。2007年是過去10年中併購交易最活躍的高峰年。今年股票和其他股權證券的發行只相當於2007年的70%。

低迷的市場和放緩的經濟使已經因大規模科技和監管調整而開始削減就業崗位的公司面臨更大的壓力。隨著《沃爾克法則》(Volcker rule)等監管改革和更嚴格的資本金要求使銀行更難以從交易和投資中賺錢,很多公司的投行業務模式受到重創。《沃爾克法則》將限制銀行用自有資金在市場上押注。

新的規定要到明年7月才會生效,但其影響已經開始顯現。

瑞信分析師Howard Chen在談到要求銀行擁有更多資金緩沖的規定以及《多德-弗蘭克法》(Dodd-Frank)時說,削減業務從一定程度上是為了適應目前的環境,也是為《新巴(新聞 - 網站 - 圖片)賽爾協定》(Basel III)和後《多德-弗蘭克法》時代做準備。《多德-弗蘭克法》包括《沃爾克法則》。

在瑞信,一些員工吃驚地得知該公司位於美國的商業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部門將裁員。這個約有50人的部門上個月接到通知說,他們的崗位有可能被裁掉。該行此前招了新員工,這批原本即將上崗的員工可能永遠不會開始工作了。

據瑞信周二說,除商業房地產外,瑞信還將退出利率衍生品、新興市場債務和對手方無需提供擔保的大宗商品的交易。這類交易常常是與主權國家和大公司進行的。根據即將實施的《巴賽爾協定》,這類交易將要求瑞信持有更多的資金。該行還計劃削減歐洲、非洲和中東的投行業務崗位。

撰稿:華爾街日報LIZ RAPPAPORT / ALISON TUD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