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背後之「陽春」抑或「揚春」?
http://www9.property.hk/article_content.php?author=PHK_HO&id=3344
何斯人
2009年4月22日
不同的人士在不同的崗位,儘管立場言論確會有所不同,然而,環球金融海嘯目前這個大氣候,相信卻是不容否定的。
在國外和本地的壞消息接踵而來,國內也未真正能看到甚麼特別具體的利好消息之下,三、四月這段期間,香港的樓市忽地一股腦兒在所有投資項目上脫穎而出,確實是令人瞠目的。
昨天剛好閱過王文彥先生《强力反彈,見好即收!》一文,其中理據都清楚道盡了這次所謂「陽春」的底蘊,斯人亦不好在這裡越俎代庖。
人始終是感性的動物,因此受到刺激而產生衝動自可理喻。經濟學家凱恩斯也說過股票市場的行為是「獸性的衝動」。「獸性的衝動」其實拿來借鏡於香港目前的樓市也會有幾分合適。
這次金融海嘯的洪流主要是從上而下,換言之,大戶損失大,中戶損失中,小戶損失小。當然,最大的大戶還應該是銀行!其實如果心水稍清的朋友,都不無奇怪發展商開盤打從去年底便一反常態,以相對較「優惠」的價錢及條件來「關照」買家大眾們。這種「關照優惠」到了四月,更出現了一手價平於二手價!究竟是大戶是真想「優惠關照」小戶?還是大戶「不關照不成」?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斯人無意倒人家的米,畢竟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的「遊戲規則」,有輸家便有贏家,卻沒有均富共贏這回事的!
在金融海嘯下,大戶需要現金比甚麼時候都要來得重要,中、小戶手中的現金卻是處於「資本避難所(或棲息間)」買少見少的情況下,苦無選擇。
老實說,連藍籌股都會動搖的情況底下,甭說任何種類形式的基金或「債券」,就是保險相連的養老基金都讓投資者望而生畏(當然最好是連强積金都不用供並且馬上「回水」)!
買貴重金屬?珠寶手飾?現金定期?米?車?把錢埋在後花園?乾脆消費掉?相信以上這些選擇始終都及不上買樓吧?雖然「上了車」未必容易「完整下車」,對大部份人來說,股票、基金甚至保險(主要是投資相連)這種投放資金的重點載具,在當今(還會有好一段長的日子)嚴重缺乏信心的情況底下,奈何還能夠有些甚麼的選擇?難道坐以待斃地讓各國政府大量印鈔後,眼巴巴看著手上的現金縮水不成?
從這個觀點方面,斯人同意陸振球先生說中產也會跑到天水圍買樓的現象。當然,說起怎麼樣增加就業,那就只可能是他一廂情願的一家之言罷了。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2007年深圳的樓市?那次的大升市確實可以為我們帶來一些啟示。
深圳在2007年1月的平均樓價是每平方米一萬元,但是到了十月份,樓價上漲了幾乎一倍,是平均每平方米一萬七千元(當然有些達二萬多元)。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樓價上升了70%,難道是深圳的經濟突然急速起飛嗎?中國的經濟增長率也上不到10%,難道樓價的漲幅會跟經濟的增長有那麼大的差別嗎?很明顯,深圳這種現象是不合理的!
我相信也不用深究誰能負擔得起的問題,亦不是簡簡單單的用經濟學上「流動性過剩」便能解釋,這實實際際上是一種泡沫現象!背後的原因是06及07年之間,珠三角的投資氣候及經商環境持續惡化(例如勞動法的實施及宏調帶來的銀根抽緊等影響),很多企業家把應該投資於本業或還未有投放的資金,都集中起來放進物業市場來「撈一把快錢」及「棲棲身」,這便是國內稱之為「虛擬資金」的突然熱錢了!
由於這批原本是實業經濟的龐大資金,一下子從產業市場抽走而投放到深圳這個較穩定和有轉流性的物業市場裡去,深圳這個相對在國內算是規模較少(跟上海或其他大城市相比)的物業市場,自然一下子便被炒得了火烘起來!
目前在香港的各類投資市場,其七零八落之態勢,正好跟上述情形有點異曲同工!尤其兩者相同之處,都是資金被動及被迫强行尋找資金棲息所的問題。但棲息始終不是「定居」,資本「定居」的條件絕對是需要經濟有較長遠穩定的基礎,其中恐怕最具意義的基礎之一便是社會的低失業率!
近期特區政府公佈的失業率已高達5.2%,估計年底更會達7%!然而,無論是5.2%或7%,都反映不了現實!
現實情形應比公佈的數字還要來得大!隨便舉個例說,相信大家看新聞都知道國泰航空公司近日對員工的安排?事實上香港目前也有不知多少「低度裁員」的公司,這些公司都同樣隱匿著這種性質相類似的「隱性裁員」(如扣除一切津貼、大量放無薪假等手法、不接受減薪便要面臨被裁)。這種「隱性裁員」的危險便是在於其隱匿性!隱匿性的危險便是讓大家無法看清事實,不能看清事實便無法對症下藥!為何消費力不斷下降?消費力下降又如何振興得起社會經濟?
是「陽春」還是「揚春」(即宣揚春天的來臨)?讀者們宜首先看清楚目前經濟的底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