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2日星期五

按部就班 40歲前買樓


【明報專訊】讀者Cathy今年33歲,單身,在中小企任職會計,需要時常往返內地。在3年前,Cathy發現患上癌症,當時為支付醫療費用,已用盡所有積蓄並向銀行借下一筆貸款,現在她只有MPF及小量現金儲備。現時收入及支出如附表。
Cathy一直希望擁有個人物業,期望能在40歲前買樓。根據Cathy現時的情况,筆者認為她在40歲置業夢想是有可能達成的。但由於她現時沒有太多儲蓄,早年又患上癌症,有復發的可能,因此筆者建議Cathy應為自己定立一個穩建保守的理財計劃,一步一步建立財務保障,再置業安居達成夢想。
第一步﹕建立應急儲備金
首先,她現在沒有儲蓄,一旦失去工作,不但「醫」、食、住、行等生活基本開支立即面對很大壓力,假若無法如期償還貸款,甚至有可能破產。因此,筆者建議Cathy應先盡可能減少日常開支,增加每月盈餘。另外,把現時每月2,000元盈餘以活期形式儲起來,為自己重新建立應急儲備金。如此在40歲時,Cathy銀行戶口便有一筆16.8萬以上的現金儲備可供隨時運用。
第二步﹕建立醫療儲備金
由於Cathy曾患癌症,現時每月醫療開支高達3,000元,加上市面上的保險公司大多都不會再承保她的「危疾重症」醫療保障。因此筆者建議Cathy為自己建立一個醫療儲備基金,在銀行另外開設一個定期儲蓄戶口,把每年公司發放的花紅、雙糧儲進戶口。為將來有可能的醫療開支作好準備。
第三步﹕準備買樓儲備金
現時,Cathy每月仍需支付5,500元的銀行還款,但這筆貸款在2014年7月便能完全清還。筆者建議Cathy在完全清還欠款後,可考慮開設一個月儲投資戶口,年期約5至6年,把這5,500元的每月盈餘作每月儲蓄,開始為買樓作準備。假設每年投資回報為5%,Cathy在40歲時便可累積46萬元的買樓儲備。
第四步﹕定立目標 實現上車夢
筆者建議Cathy可把置業目標先定在200萬元左右的小型二手單位或居屋,先完成上車夢。以現時香港買樓的手續及開支作參考,一層200萬元的物業,若承做九成按揭,連同保險費用、經紀佣金、印花稅等一併計算,置業總開支大約需要28萬元,買樓儲備餘下的18萬元則可留作裝修及買家俬。
在成功置業後,Cathy每月可節省7,000元的租金開支,加上原先每月撥作買樓儲備金的5,500元,她每月共有1.25萬元盈餘可預留作供樓預算。由於銀行息率浮動,供樓開支會隨息口上升,因此在計算每月供樓支出時必須同時預計加息影響。若按現時息率計算,把按揭分25年攤還,每月供樓支出只需7,700元,與現時租金相若。但如果在實際買樓時,按揭息率較現在上升1倍,供樓開支便接近每月1萬元。筆者建議Cathy以較長年期攤還按揭貸款,雖然這樣會支付較多利息,但較低的供樓開支,可預留空間應付加息影響,即使供樓開支上升,亦不會影響基本生活和其他理財目標。
吳煒龍
康宏理財服務有限公司聯席董事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