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報章引述2010年人口統計數據, 15-24歲的年輕人,無論2001或2011年,收入中位數都是8,000元,而期間通脹累積達12% ,即是實質購買力下降了10.7%。上周末有電視時事節目亦以此為題,並引述25-34歲人口收入中位數也幾無變化,引伸為青年貧窮現象。有關的普查數據表列如下:
若果將過去十年樓價的升幅套用在原地踏步的收入上,可以看到購買力大幅下降:
不過,傳媒沒有告訴你的,像「阿媽係女人」鐵一般的事實是:人是會長大的。例如某人2001年時15-24歲,收入中位數約8,000元;2011年時,這人已長大了十年,變成25-34歲,收入中位數約13,000元。換句話說,十年之間,增加了62.5%。筆者將統計資料約化為出生年份,得出以下數據:
就以80後的上半部(1982-1986)計,收入在十年間上升了117%,期間樓價指數上升128%,只是多出11個百份點,若計及之後最低工資令到「入門級」工作薪金上升,相信兩者在現時相差無幾。
如果將年期拉長到20年,70後的上半部(1972-1976)薪金更上升了327%,即是超過四倍。同期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私人住宅售價指數,由1991年第三季的65.5點升到2011年第三季的185.2點,升幅183%,就遠遠及不上同期收入中位數的上升幅度。
何況「主要職業收入中位數」是沒有計算兼職及投資的收益,這樣便可以解釋樓價長時間上升的根本原因:即使被視為艱苦年代的2001(科網爆破之後)到2011年(金融海嘯之後),同一群人的收入在期間大幅上升。
還要考慮的是買樓往往是以家庭為單位,人口普查分別列出男性與女性人口的收入中位數,假定核心家庭是「公一份,婆一份」,而夫妻年齡相差少於十年,理論上將男性和女性的收入中位數加起來,便得到「核心家庭」收入的數據:
數據呈現另外一種狀況,就是在過去十年,中年人口組成的家庭的收入,真正是原地踏步,錄得2-3%的下降,那就不是青年貧窮,而是「中年貧窮」。不過,不要忽略中年人往往有正職以外的收入,尤其是來自投資及早年低價購入物業,部份甚至有收租物業。而當一男加一女的收入表現遠遠不及整體,其實是曲線反映女性人口收入偏低的現象,將之目為「港女貧窮」亦無不可。
結論是樓價的長期上升不單只得到個人收入長期增長的支持,更反映出「老豆出首期,阿仔供樓」是那麼的順理成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