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9日星期一

善用儲蓄 買樓無阻退休大計

善用儲蓄 買樓無阻退休大計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118/4/a9z2.html
(明報)1月19日 星期一 05:05
【明報專訊】李先生為大學教員,還有11年便退休,他住在學校宿舍,一直有房屋津貼,故不需支付房租,但津貼還有不到20個月就會結束,於是趁最近樓價下滑買了房子,現擔憂償還房貸和退休的問題。

李先生年近半百才置業,的確減低了理財的靈活性,幸而他有一筆為數不少的公積金,可以為退休籌謀。我們認為李先生不需要急於償還樓宇貸款,反而可以利用每月剩餘,盡早開展月供基金計劃,以享金錢的時間值,令退休生活更豐裕。

計及供樓 500萬不足退休

我們先撇除按揭供款,計算李先生的退休所需。假設退休後每月開支為2萬元,年通脹率為4%,則在11年後退休之年,該筆數額將升值至約3萬元。要維持這筆開支25年(即至85歲),假設退休後投資年回報為6%、年通脹率為4%,在退休之時約須資金733萬元。

現再計算供樓開支,李先生將在60歲退休,但樓按要供至63歲,即退休後還要預備3年之供樓開支。我們以李先生提供的樓價和每月供款推算,估計他在60歲時,還有約110萬元樓按未償還。計及上述之日常生活開支,到60歲時所須退休資金約843萬元。因此,李先生想以500萬元作退休預算,其實並不足夠。

月供基金1.2萬 11年後變287萬

這筆843萬元之退休開支,可以透過現有的公積金計劃、股票組合、和新開展的月供儲蓄計劃達成。先說新開展的月供計劃,我們建議李先生盡快開展一個1.2萬元之月供基金計劃,假設投資年回報為10%,則在11年後退休之時,該筆投資約值287萬元。

上述每月1.2萬元之投資金額,並未用盡每月剩餘。由現在起計的20個月內,李先生尚有學校提供的房屋津貼,期間資金應頗為鬆動。建議李先生將這20個月內的每月剩餘,其中9,000元預留作償還卡數,直至還清所有欠款;至於餘額1.2萬元(3.3萬元 - 1.2萬元 - 9,000元),則留作儲備金之用。一般建議,投資者預留6個月之開支作為儲備,李先生宜有所準備。

除了月供基金計劃,李先生還有一筆為數不少的公積金作退休預算。該筆公積金現值100萬元,另每月供款約1.05萬元(月入之15%)。假設該筆公積金之投資年回報為6%,則在11年後,約值386萬元。

至於現值約120萬元之股票投資,先套現當中約10萬元作為置業首期及其他雜費,餘數則繼續投資,假設年回報為6%,11年後約值209萬元。總括月供基金、公積金和股票三筆投資,在11年後約值882萬元(287萬元 + 386萬元 + 209萬元)(見表2),足夠退休及償還最後3年樓按之用(上文已計算退休資金約需843萬元)。

現解答李先生的疑問。來信除了問及退休金是否足夠,還想知道應否將每月剩餘用來盡早償還房屋貸款。其實李先生大可按原有安排,繼續以每月3.05萬元攤還樓按供款,並將餘額用作投資。因為自去年金融海嘯爆發後,不少投資工具的價格已跌至低殘,現在是合適時機開展月供計劃,捕捉低位入市的良機。

由於李先生的退休年齡和供樓年期只相差3年,只要他在退休之時,儲有充足資本供樓,其實毋須太過擔心。他亦須注意,在申請房貸後,如果選擇提早償還供款,未必可以節省利息開支,因為銀行有可能罰息,最終得不償失。

這裏還想提醒李先生,留意自己的保險保障是否足夠。來信只提及每月5,300元之危疾保險供款,未知是否包括醫療住院等保障。隨着人口老化問題持續,政府傾向採取用者自付的原則,將來的醫療開支勢必增加,故建議李先生考慮增加醫療保障。

股債混合 攻守兼備

投資組合方面,由於李先生的退休預算不算太充裕,因此投資組合不宜訂得太過保守,建議李先生投資20%於中國股票基金、15%於商品基金,另外20%投資於環球債券基金、25%於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最後20%投資於對冲基金(見圖),以爭取10%的平均年回報。

該投資組合同時持有股票和債券,能做到「進可攻、退可守」,加上用月供的方式投資,可以享受平均成本法的優點,避免高追個別市場。揀選中國股票基金的原因,是其受金融海嘯的影響較輕微。目前市場人士估計,中國經濟增長仍能維持7.5%;而中國的金融體系受次按衝擊較少,人民的存款數字亦偏高,可靠政府開支和內需支撐經濟發展。

至於債券基金,能受惠於減息的環境,當中尤以政府債券比較穩陣,投資前景看高一線;新興市場債券則可享較高息率回報和貨幣升值潛力。商品基金方面,建議揀選一些商品期貨基金,其本身已網羅農產品、能源、金屬等多項投資,做到分散風險的作用。去年商品價格受美元 強勢拖累而表現欠佳,目前是入市的好時機。

最後,對冲基金有機會在跌市時為投資者爭取潛在回報,有助優化投資組合的穩定性和表現。

•凱基證券亞洲助理副總裁鄧紀茵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 號 明報工業中心A 座15 樓

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cwkwok@mingpao.com

或chlung@mingpao.com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可承受投資風險及聯絡電話。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