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7日星期一

滯脹離我們愈來愈近

http://hk.biz.yahoo.com/100516/241/3sjwq.html
5月 17日 星期一 05:10 更新
【明報專訊】過去一周,人民銀行先發布了第1季貨幣政策報告,隨後國家統計局公布了4月份的國民經濟數據。這些數據顯示:這一輪經濟增長的高峰可能已經過去,通脹正由預期變為現實。中國經濟正處於一個短暫的「高增長、低通脹」時期,並正在向「低增長、高通脹」的局面靠近,宏觀經濟政策的選擇空間將愈來愈狹窄。以下逐一解讀增長、通脹和進出口這三個宏觀經濟指標,從而詳細解釋我的觀點。


第一個指標是經濟增長。經濟增長的速度正在逐月降低。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8%,低於3月份的18.1%,更低於1至2月份的 20.7%。這符合去年底以來的預期: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逐季度降低。年初的經濟增長率可能會接近12%,最後一季度的經濟增長可能會降低到9%以下。

從增長的構成看來,當前的增長也是不可持續的。

一方面,當前的增長主要是靠政府、國內資本市場和外資推動。分經濟類型看來,股份制企業增長了19.1%,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也增長了17.6%和16.8%。集體企業只增長了12.0%。

另一方面,投資特別是房地產投資是當前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當前的房地產投資不可持續。1至4月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4674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26.1%。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9932億元,增長36.2%。4月17日國務院關於嚴格控制部分城市房地產價格上漲的通知下發之後,房地產投資能夠延續多久成為一個問題。

樓市難持續成為經濟增長火車頭

第二個指標是通貨膨脹。目前通脹預期正在實現。去年7月我已提出,消費物價指數(CPI)將在9月到11月之間見底回升,隨後持續一年以上的上漲。儘管物價上漲將持續多久目前尚存爭議,前幾個月的經濟數據還是符合這一預期:今年前4個月CPI按年增長分別為1.5%、2.7%、2.4%和2.8%。統計局發言人稱:把CPI漲幅控制在3%以內仍然是可能的。CPI全年平均控制在3%,意味CPI在今年底會在4.5%左右。

另外一個得到驗證的預測是通貨膨脹的類型。同樣在去年6月我就指出,從需求端開始的通貨膨脹已經不再容易發生,這一輪通脹會從資產和起源類商品價格開始,沿產業鏈向下傳導。目前公布的數據也符合這一預期。工業品出廠價格4月份按年上漲6.8%(上年同月為下降6.6%),顯著高於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生產資料出廠價格4月份按年上漲8.5%,又高於工業品出廠價格。特別是其中採掘工業上漲30.9%,原料工業上漲13.6%。與之相比,加工工業只上漲3.3%;生活資料出廠價格按年上漲1.4%。

第三個指標是進出口,也是前4個月的經濟數據中的最大亮點之所在。波羅的海運費指數2月以來強勁反彈,顯示國際貿易強勁恢復。在這個大背景中,中國的進出口迅速恢復。4月份中國進出口總額增長39.4%,其中出口增長30.5%,進口4月份增49.7%。由於中國的外貿具有很強的出口加工性質,因此加高的進口往往意味一個生產周期之後出口的大幅增加。

然而,出口的恢復也不是支持中國經濟復蘇的持續動力。一方面,進口增長的速度從4月份開始回落,顯示增長(以及3月上旬出現的逆差)不可持續;另一方面,當前的進出口增長伴隨中國貿易條件的降低。第一季貨幣政策報告引用的數據顯示,第一季進口價格大幅上漲15.6%,出口價格下降3.1%。初級進口產品價格上漲更大。4月份能源的價格當月按年增長46.4%,金屬品、礦石價格增長44.2%。

保經濟長期增長 須推動體制改革

綜合上述,雖然正在「高增長、低通脹」之中的中國經濟沒有近憂,但是「低增長、高通脹」的局面正在形成。當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趨於收縮有利於減消通脹的危害,但是,收縮性的短期經濟政策也會降低經濟增長預期。「滯脹」將把宏觀經濟政策的選擇空間壓縮得愈來愈狹窄。對付「滯脹」只能依靠長期政策。為了保明年的經濟增長,現在就應該大力推動經濟體制改革、儘快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從而及時啟動新的增長引擎,中國經濟才有可能順利渡過「滯脹」關。

吳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 銀行研究室副主任

寄給朋友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