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日星期一

2011全球怒潮 美難免疫



2011年10月3日

【明報專訊】《金融時報》首席外事評論員拉赫曼(Gideon Rachman)8月才形容2011年是「全球憤怒之年」(the year of global indignation)﹕全球各地不約而同掀起針對精英階層的街頭抗爭甚至起義。拉赫曼當時曾稱,美國在全球憤怒潮中獨善其身,憤怒仍然只限於傳媒及投票箱,對街頭抗爭「免疫」。但言猶在耳,「佔領華爾街」的街頭抗議便如火如荼,「美國例外」最終未能免疫。
針對精英 民眾上街
由今年初「阿拉伯之春」開始,突尼斯及埃及獨裁者相繼倒台,反抗潮燃至利比亞、巴林及敘利亞。歐債危機亦激起歐洲連串示威,希臘、西班牙因要厲行緊縮政策的國家尤甚。倫敦亦爆發大規模青年搶掠縱火事件,參與搶掠的大都是受削支影響最大的低下階層。南美智利則爆發學運抗議政府教育改革。至於亞洲,印度持續數月的反貪污運動,中國大連市民則發起示威,迫使化工廠搬遷。以色列中產亦因住屋問題走上街頭。雖然抗爭理由各有不同,但如拉赫曼指出,2011年的抗議潮大都是針對國際間互相連繫的精英階層,認為普通市民無法分享經濟增長成果。
美國的社會和經濟發展趨勢跟那些激起街頭抗爭的國家不相伯仲﹕貧富懸殊加劇、中產生活方式受威脅,人民愈來愈不滿政治及經濟體制無法解決問題。蓋洛普上周公布最新一系列民調,便顯示美國人對政府不滿已達頂點﹕81%美國人不滿政府管治;對國會的信心上月跌至新低;對政客信心亦跌至新低。
不滿加劇 埋怨奧巴馬
但今次「佔領華爾街」運動能否如「阿拉伯之春」一樣掀起一場「美國之秋」,發揮政治影響力,難以預料。美國主流傳媒極力營造「佔領華爾街」無組織、無目標。茶黨運動初時亦是零星抗議活動,最終異軍突起,左右主流政治生態。「佔領華爾街」參與者以自由派居多,《紐約雜誌》便指今次運動是自由派對茶黨的回應。自由派早已不滿總統奧巴馬「放生」華爾街,工會近日開腔撐「佔領華爾街」,希望壯大自由派聲勢,這對爭取連任的奧巴馬禍福難料。
明報記者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