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0日星期四

中國為4萬億刺激方案埋單

http://hk.biz.yahoo.com/101229/369/414rd.html
12月 30日 星期四 05:05 更新
【明報專訊】浪比天高的金融海嘯,使得中國2009年宏調政策,只剩一個選擇,就是全力救市,結果中央一擲4萬億,成功保八之餘,更贏得全球掌聲。然而2010年的經濟大局,早已變得複雜莫測,年初原擬定退市,但面對惡化中的歐債危機,只好被逼煞停,直至美國大印鈔票、內地通脹「破五」,中央終再次收緊銀根,正式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劃上果敢的句號。


不過,內部經濟尚未轉型、地方融資壞帳升、外圍經濟復蘇未穩諸等問題,實在難望短期解決。對於中央而言,既要發展保增長,又要收緊抑通脹,2011年的調控之路,不單只考驗這崛起巨龍的決心,更驗證其大國智慧能否撥開雲霧,迎難而上,走出迷宮般的經濟困局。

歐債暗湧 煞停退市

為應對次按引發的金融海嘯,中央09年罕有地未有為新增貸款設置上限、豪擲4萬億救市,甚至不惜將息口推至接近歷史低位。在一個又一個非常規的救市措施下,內地經濟終得以保住逾9%的高速增長,並擬定今年全面退市,把財政以及貨幣政策回復常軌。

奈何退市的如意算盤,在歐洲債務危機復發下,一拖再拖,同時衍生出樓市泡沫、通脹脫韁問題。有序地回收市場過剩的流動性資金、遏抑樓價、防止通脹,甚至抵禦歐美熱錢流入炒作,遂成為中央一整年的調控主題。

可是在美國復蘇步伐未穩、若要成功退市,談何容易?即使累積多年調控經驗的中央,亦要避重就輕、被外圍經濟所左右。人民銀行最早在1月開始收緊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國務院更在4月中旬下達俗稱「新國十一條」的通知,要求各部門遏抑樓價升勢過快過急。但葡萄牙(新聞 - 網站 - 圖片)和希臘(新聞 - 網站 - 圖片)債務危機在3月開始惡化,中央調控力度又再放鬆。

美QE2掀熱錢巨浪 調控收緊

直至美國推出高達4.7萬億元的次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2),兼且內地通脹突破4%後,情再次逆轉。中央開始全面收緊貨幣信貸,單是第4季已3度上調準備金率、兩度加息,正式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劃上句號,形成「緊、鬆、緊」獨特的調控步伐。

中央未有為新增貸款設置上限,全年新增貸款在銀行大開方便之門下,升至9.6萬億元人民幣,新增貸款以及廣義貨幣(M2)分別錄得32%以及29%的按年增長,埋下資產泡沫、物價升的禍根,未能有效回收過剩流動性問題,終在年底前爆發。

通脹升溫 資產泡沫惡果現

對於中央不惜承受物價樓價升、甚至引發資產泡沫,務求將經濟由金融危機的漩渦中拯救過來,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做法無可厚非,資產泡沫是經濟「保八」下的副產品。「宏觀角度來看,刺激措施並非毫無成本,畢竟世上沒有免費午餐,副產品包括房地產泡沫、通脹、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問題等。」美銀美林全球研究經濟師陸挺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

內地經濟增長長期依重出口和投資推動,中央在決定退市時,便不得不考慮外圍對內部經濟造成的衝擊,只能採取漸進的調控政策,逐步回收市場過多的流動性資金,結果多項經濟數據,增長都超過官方預期的目標。

漸進式調控 減低衝擊

截至11月底內地的新增貸款達到7.45萬億元人民幣,距離全年7.5萬億元人民幣的目標所差無幾,市場估計全年將會達到8萬億元人民幣,新增貸款的增速達19.5%。而M2全年增長則預計介乎19%至20%,兩者均較過去10年平均的15%至16%為高。

「這一次中央考慮退市,考慮得比較早,主要是有了(07年以及08年)的經驗,同時中央亦未有打算將調控一步到位,沒有將貨幣增長控制在15%至16%,只是4月才推出遏抑樓價措拖是有點遲。」陸挺認為,中央在2010年採取的調控政策算是非常成功,特別是以漸進的思維進行調控,未有在全球經濟穩定前,毅然推出過於緊縮的政策。

不過對尋常老百姓而言,恐未感受到經濟師所指的「成功」,樓價連升18個月、通脹也升至兩年半高位,工資增幅追不上通脹,即使把血汗積蓄存放銀行,也深感受負利率的蠶食。

各部門聯手行政干預 打擊炒作

在經濟復蘇未穩和憂慮熱錢洪水般的湧入,中央未敢輕易上調利率,取而代之,中央採取比較激烈的行政手段,直接行政干預,配合包括外匯管理局等多個部門聯合行動,發改委更主動要求限制煤、電、油、天然氣等涉及民生的收費上調。國土資源局、證監會(新聞 - 網站 - 圖片)、銀監會等監管機構則配合,嚴查市場囤地囤貨與違規炒作等等。

中央透過行政手段干預物價,這與物價改革和市場化機制的終極大道,愈走愈遠,公用品價格改革的步伐亦受影響,而這問題也勢將延續至2011年。毋庸置疑,內地經濟由過往依重出口以及投資,轉型以內需、出口、投資的「三頭馬車」模式,還未成功,而通脹升溫和泡沬樓價、地方融資平台等潛在系統性風險,則全都擺在眼前,中央若要匡正2011年的經濟大局,果敢決心之外,恐怕更需要過人的智慧。

撰文:李鴻彥

没有评论: